1. 图片加载失败
  2. 发现网>艺术 > 正文
在故宫诗词书画中邂逅苏东坡
2020-09-11 10:57:23
文章来源
南京日报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也是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近期在故宫展出,备受瞩目。

  

  几乎人人都爱苏东坡。在不同时间不同境遇中,我们都会与苏东坡邂逅。月圆之夜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生困境中,“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泪眼千行时,“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气概豪迈时,“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而“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则是多少文人归隐理想的终极表达。

  

  这个特展涵盖书画、碑帖、器物等,从不同角度展现了苏轼的精神世界。同样,在作家祝勇《在故宫寻找苏东坡》的文字中,我们也可以与苏东坡相遇,展开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这部作品于3年前出版。为配合故宫的苏东坡大展,作者对原书进行了修订,在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在故宫寻找苏东坡》典藏版。

  

  作者的文章充满诗意与哲学思考,他从十个侧面——入仕、求生、书法、绘画、文学、交友、文人集团、家庭、为政、岭南,书写了苏东坡一生的经历。

  

  苏东坡66岁的人生如此壮阔,顺境与逆境,儒家与道家,出世与入世,他都经历;庙堂之高,江湖之远,他都体验。诗词、书法、画作,在苏东坡的笔下百花齐放;交友唱和、文人共振,苏东坡参与了他所处时代每个细节的描摹。

  

  作家以宏阔的视野、饱满的情感和优美的文笔,将苏东坡跌宕起伏的人生、丰富繁盛的诗词书画以及北宋历史背景的况味揉搓在一起,如一杯清茶,缓缓泡开,清香四溢。

  

  在呈现苏东坡人生脉络和生命际遇的同时,作者选取故宫收藏的宋元明三个主要朝代的艺术藏品,由书、画及人,把苏东坡的精神世界和艺术史联系起来,由苏东坡个体的人生去反观他所处的时代,书写了整个宋代的精神文化风貌。

  

  写作离不开阅读。祝勇曾用四年时间翻阅二十卷册的《苏轼全集校注》,认真阅读林语堂写的《苏东坡传》。祝勇无意间几乎重走了苏东坡走过的所有道路:前往苏东坡的故乡四川眉山;翻越艰险的蜀道,从四川进入陕西(当年李白从成都进入长安,走的也是这条道);定州、河洛、江浙之行;自长江入赣江,体验十八滩之险;翻越南岭,抵达广东梅州、惠州;渡过琼州海峡,抵达海南……

  

  这样,作家一步一步逼近历史现场,向苏东坡那浩瀚无边的精神世界慢慢逼近。他说,“我是想穿越将近千年的时光,穿越我们面前那些固化的文物,进入他的内心世界,触摸到他内心的脉动,体会那个有情感、会呼吸的苏东坡,而不只是纸页上的苏东坡。”

  

  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苏轼的第一首诗,应该是《郭纶》。公元1059年,苏轼与苏辙过嘉州时,在落日苍茫的渡口,看到了逆光而坐的郭纶。于是,年轻的苏轼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河西猛士无人识,日暮津亭阅过船。路人但觉骢马瘦,不知铁槊大如椽。

  

  因言西方久不战,截发愿作万骑先。我当凭轼与寓目,看君飞矢集蛮毡。

  

  几百年后,编修《四库全书》的纪晓岚读到这首诗,淡然一笑,说:“写出英雄失路之感。”

  

  祝勇写道,苏轼从故乡奔向帝国的中心,又被飞速旋转的政治甩向深不可知的荒野,王朝为他预置的命运,几乎与郭纶别无二致。他一生的主题,是如何与自己的命运对抗。苏东坡一生中三次被贬,大起大落。“当个人命运的悲剧浩大沉重地降临,他就用无数散碎而具体的快乐来把它化于无形。这是苏东坡一生最大的功力所在。”

  

  邂逅苏东坡,在他的艺术作品里重新感受人生,而苏东坡,也在后人的阅读里,一遍遍地重新活过。(解 悦)


责任编辑:李盛芳

紫禁城

苏东坡

人生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