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片加载失败
  2. 发现网>艺术 > 正文
《下午过去了一半》的东方日常美学
2020-10-01 06:47:57
文章来源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近年来,短片逐渐流行,成为青春时光的脚注,以年少岁月为叙事核心的影像层出不穷,以爱情等为主题的作品屡见不鲜。一派青春景象,构筑了中国微电影市场的独特景观。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作品突出一种暗含冥想的“纠葛挣扎”,而淡化了日常叙事与昂扬的精神。这就使得影像缺乏了诉说情感的力量,难以让观众感同身受。

  

  2016年,青年导演张大磊的处女座《八月》获评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影片讲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期呼和浩特一个普通家庭在改革浪潮中的故事:国有单位转型开始,“铁饭碗”被打破,国有制片厂家属院里,每一个家庭的生活都受到改革的影响,少年小雷就是在这样的经济变革与家庭改变之间懵懂成长。

  

  在今年的FIRST青年电影展上,张大磊带来了短片《下午过去了一半》,展示了他所理解的生活和东方日常。短片《下午过去了一半》是对长片《八月》的延续,依旧是那个夏末秋初的时间节点,依然是那个院落和家庭。父母的眼尾和身姿被揉皱了些,双截棍不离手的小雷长大了,还是寡言。在姥爷的小院里,生活平静绵延,日常细碎在家庭成员间流转。匆匆的一个下午、匆匆的一顿午饭,以及匆匆的离去,看似平淡,实则触人心怀。片中,张大磊将这个普通的下午注入了浓厚的情感,为观众奉献了一个寻找情绪的空间。

  

  与《八月》一样,《下午过去了一半》也是导演张大磊个人化的情绪书写。短片从细微处入手,对大众世相进行描摹,生动再现了我们熟悉的日常生活,并试图揭示人物的情感心理。通过小雷的长大,可以看到时间的流逝。但与以往的青春片大多表现情绪的压抑和张扬不同,《下午过去了一半》表现了成长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慢慢长大。

  

  片中,没有激烈的冲突,没有对抗的力量,没有善恶终有报的叙事规则,而仅仅是讲述了一个平凡下午发生的故事、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当李雪健饰演的姥爷用轮椅将一个大西瓜推回家中,当小雷坐在藤椅上摇摇晃晃地翻阅相册,当一家人午饭过后躺着小憩,三代人的日常生活在这二十余分钟的影像中缓缓流淌。作品中,没有炫酷的视听技巧,没有繁华的都市印记,有的只是属于东方独有的生活本真面貌。导演为观众构筑了最为日常的情感体验,以及东方家庭普遍的生活面貌。正如张大磊所言:“把两部片子连起来看,就是一家人的事情,对我来说就是情感的延续。”

  

  在叙事风格上,《下午过去了一半》同样延续了《八月》的叙事方式,从个人叙事的角度完成了对当下大众生存的关注。以个人视角谱写时代乐章,并借此描摹大众的心理生活面貌,侧写民众的生存图景。短片的电影符号与意象选择,都是基于生活的本真面貌,例如用凉水泡西瓜、偷藏姥爷的酒、翻阅泛黄的相册等。诸如此类的细节,默默诉说着一个家庭普通的日常生活。没有复杂的情节与驳杂的话语,仅仅是讲述了掩藏于三代人之间的浓重情感。从中,可以看出东方家庭的伦理与秩序。

  

  片中孤独偏执的大雷、偏爱第三代的姥爷、看似疯癫却“活明白了的”蒙福……这些人如同就在我们身边,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增强了观众的认同感。伴随着小雷的长大,我们看到了在时间的影响下人们的变化。父一代也好子一代也罢,在时代变迁中都产生了深刻变化,这就是生活。

  

  摄影机不只是造梦的机器,也应该用以表达情绪、寻找共鸣。费穆说:“中国电影只能表现自己的民族风格。”在银幕之上,东方电影美学体系的搭建与中国电影学派的构建,不应缺少日常生活叙事。没有波澜起伏,在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一种东方日常美学。在日常叙事之中,银幕流淌的是浓厚的情感之河。观赏过程中,我们能够从影像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心理空间。这是一种难得的情感共鸣。(周祥东)


责任编辑:李盛芳

情感体验

生存图景

经济变革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