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片加载失败
  2. 发现网>艺术 > 正文
刺客豫让何以成为古代义士楷模
2020-11-26 09:10:19
文章来源
解放日报

  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中,一共记述了先秦时期五位刺客的事迹。以当下价值观念来衡量和揣度,彼时司马迁心中可能并没有一个统一模式与固化标准:有的刺客是侠肝义胆之人,有的是受人之托的帮办辅助之流,有的是恪尽职守的职业杀手,还有的可谓唯利是图的市侩之辈。

  

  曹沫作为鲁庄公手下的一名职业军人,前有管仲缘情理而举荐,后有齐桓公权利害而宽宥,遂使其保全了性命、赢得了声名,以至于将曹沫褒扬为“侠客之祖”。

  

  “其怒有万人之气,甚不可当”的“厨师之祖”专诸,受雇伺机行刺吴王僚。其中,既有阖闾想自立为国君的深层考虑,又有阖闾对专诸封妻荫子的郑重许诺。于是,一出以“鱼肠剑”刺杀吴王僚的宫廷喋血案得以上演。

  

  年轻好斗的聂政,念及严仲子的知遇之恩,以白虹贯日之势刺杀韩国宰相侠累,却依然没有摆脱酒肉朋友“献百金”的庸俗关系,所彰显的无非是一介屠夫之鲁莽与勇毅。后人感叹:“为母辞金义且仁,却甘为盗忍轻生。若非有姊扬风烈,千古谁知壮士名。”

  

  读书击剑、为人慷慨的荆轲,倒是历史上最为悲壮的刺客之一。这位临别前吟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侠客,向来为后人所敬仰、所膜拜。唐代诗人贾岛感慨:“至今易水桥,寒风兮萧萧。易水流得尽,荆卿名不消。”

  

  相较于前面四人,豫让既不是扶危济困的侠客,也不是意气用事的刺客,其行为自始至终都蕴含忠良诚笃的侠义质素,体现情义无价的人格追求。他大义凛然、以死报主的故事,使其成为“赵燕慷慨悲歌之士”的代表性人物。

  

  古话说:三晋多义士。在“豫让刺赵”之前,三晋大地已塑造出一个忠贞不贰的千古义士,那就是“士甘焚死不公侯,满眼蓬蒿共一丘”的介子推。后人不仅创造“寒食节”纪念他,而且修建了大量祠堂庙宇祭奠他。

  

  无独有偶,还是在春秋时期,晋国大臣屠岸贾对相国赵盾满门抄斩。家臣程婴将自己儿子作为替代,保护了忠烈的后代。京剧《赵氏孤儿》表现的就是这一历史故事。

  

  秦汉以降,出生于河东郡解县(今山西省运城盐湖区解州镇)的一代“武圣”关羽盛大出场,更是如日中天、辉耀千秋,成为“事主不忘其本,乃天下之义士也”的重要典范。

  

  一种精神的流布与传承,总有其历史源头。仔细梳理推演三晋义士群像的精神脉络,豫让堪称一个原点和基础。豫让至死秉持“士为知己者死”“义不二心”的信念,是古代义士的先驱和楷模;豫让“三跃刺衣”的执着和血染晋阳的悲壮,日趋衍化为古代义士尊奉的信条与法度。

  

  某种意义可以说,“士为知己者死”是古代文人士大夫心灵深处始终扬厉的一面旌旗。这一忠贞不渝、不改初心的品质,是中国士侠文化一道耐人寻味的风景。


责任编辑:王苗苗

刺客

古代义士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