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商行25年发展启示录:数字普惠为抓手 差异化求突围
2020-05-09 09:24:33
文章来源
中国经营报

  解码中小银行特色基因

  

  编者按/一边是资产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金融力量,另一边是经营压力日益凸显,城商行成立25年来,其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成长和发展令人瞩目。随着转型升级深入推进,包括城商行在内的中小银行正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不断探路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自1995年第一家城市商业银行——深圳城市合作银行成立至今,城商行已经历了25年的发展历程。经过多年发展,扎根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城商行经营各有特色,已经发展成为践行普惠金融、服务民营、小微企业和“三农”的重要力量。

  

  但近年来中小银行经营压力日益凸显,如同业和理财被严格监管、传统存贷业务面临“挤出效应”、包商银行事件打破刚兑等,包括城商行在内的中小银行被推到改革的风口。

  

  未来深化改革中的中小银行应如何破局?城商行“小而美”的特色化发展之路又该如何持续?《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回归本源、差异化发展是业内普遍共识,在此基础上,依托金融科技助力效率提升、风控完善也至关重要。

  

  监管密集“喊话” 中小银行改革提速

  

  去年以来,从金融委到央行、银保监会,高度重视包括城商行在内的中小银行发展。今年4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表示,决定提高普惠金融考核权重和降低中小银行拨备覆盖率,促进中小银行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5月4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主持召开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时表示,有关部门已经制定中小银行深化改革和补充资本的工作方案,要抓紧落实;在充实资本的同时,解决好中小银行在业务定位、公司治理、信贷成本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推动治理结构与业务发展良性循环。

  

  一系列政策“喊话”背后反映的是目前部分中小银行仍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关于城商行的生存环境,华泰固收张继强团队报告认为,近年来城商行的利润率走低,不良率抬头,利润下滑使得留存收益内生转化的资本金减少,不良核销也需要银行资本金的支撑。随着信用风险的不断爆发,不良率攀升,不良贷款余额持续增长,不良核销压力增大,不良贷款的高企也会增大城商行的利润压力。

  

  银保监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全国城商行平均资产利润率为0.70%,较银行业平均水平低0.17%;不良贷款率为2.32%,较银行业平均水平高0.46%;拨备覆盖率为153.96%,较银行业平均水平低32.12%;资本充足率为12.70%,较银行业平均水平低1.94%。

  

  除信用风险外,社科院金融法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王刚认为:“部分中小银行在公司治理、人才资源以及转型同质化等方面依然存在痛点。”

  

  此外,去年包商银行等事件也给其他中小银行敲响了警钟。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赵亚蕊表示:“从业务结构和资产负债配置层面来看,前些年中小银行通过短期负债配置长期资产的经营模式加大期限错配,同时通过加久期、加杠杆的形式将自营资金或理财资金委托给非银机构投资,使得同业业务和委外业务快速发展,但这些业务也带来一定的流动性风险。”

  

  今年以来,随着包商银行等中小银行风险处置相继落地,未来中小银行改革重组工作将如何进行备受关注。4月22日,银保监会副主席曹宇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银保监会去年针对股东股权与关联交易问题开展了专项整治,查处了3000多个违规问题,清理了1400多个自然人或者法人代持的股东。未来关于中小银行的改革重组工作力度会加大,特别是进行市场化重组方面的力度和措施会比较多。

  

  差异化发展寻路 依托科技落地普惠

  

  近十年来,从“高速扩张”到“发展承压”,城商行等中小银行似乎进入了“瓶颈”。要解决这一问题,华泰证券在研报中给出对策:城商行与大行的区别在于区域性较强,与地方经济密不可分,城商行要在监管引导下扎根当地,回归本源,将服务做精做细,为地方和小微企业提供差异化、特色化的服务定位才是在“夹缝”中的生存之道。

  

  中小银行差异化从何而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品牌定位、产品创新、服务模式等差异化均是包括城商行在内的中小银行探索的内容。

  

  “银行体系广覆盖、多层次已实现,差异化是未来一段时间银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抓手和目标,但商业银行差异化发展知易行难。”王刚认为,“要以普惠金融为抓手,结合自身禀赋,更好地满足中小微企业、‘三农’和城乡居民的多样化金融需求。”

  

  2019年底发布的《城商行发展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末,城商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6.26万亿元,较2017年末增长12.7%,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持续领先同业,占其全部贷款的比重达到42.1%。近年来城商行之所以在普惠金融领域取得较好的成效,报告认为,城商行借助大数据技术提升小微金融服务质效,在批量获客、产品创新、风险控制等方面作出新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突破。

  

  而今年在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中,城商行等中小银行因自身特点受影响和冲击较大,但这也进一步倒逼中小银行利用金融科技加码“无接触”业务发展,为今后转型发展打下一定基础。

  

  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数字普惠金融是中小银行发展的重要出路。普惠金融遇到最大的难题是商业可持续性,金融科技的应用有效缓解甚至解决了这一问题,它提升了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可能性、可控性等等。”

  

  关于未来城商行等中小银行如何利用金融科技持续赋能普惠业务,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表示:“一是变革传统组织结构,构建灵活的跨职能团队,打造轻型敏捷组织,提升组织运转效率,激发员工创新活力。二是强化科技支撑体系,建立敏捷开发模式,搭建微服务架构,加速产品更新迭代,提升市场响应速度,增强资源整合能力,提高开发运维效率。三是完善数据组织架构,统筹规划数据治理;搭建数据管理平台,完善数据闭环管理;重视数字资产价值,探索数字资产经营管理。四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打造和培养数字化、复合型人才队伍,释放人力资源价值。五是主动调整开放策略,合作共建场景生态。”


责任编辑:周子章

城商行

中小银行

银行

金融市场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