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公司治理 强化逆周期监管 中小银行加速改革确保行稳致远
2020-05-11 09:01:02
文章来源
金融时报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第二十八次会议就加快中小银行改革发展作出部署。

  

  中小银行对服务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具有重要意义已是共识。针对中小银行改革发展,金融委会议明确指出,必须把改革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立足服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在充实资本的同时,解决好中小银行在业务定位、公司治理、信贷成本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推动治理结构与业务发展良性循环。

  

  那么,中小银行下一步改革还将面临哪些困难?金融管理部门及中小银行自身又该如何正确解决这些难题,保证中小银行改革发展行稳致远?

  

  中小银行改革发展面临难题

  

  金融委会议提出,对于已经制定的中小银行深化改革和补充资本的工作方案,要抓紧落实。

  

  最近,中小银行改革发展相关问题多次被提及。国家缘何频频把目光落向中小银行?在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看来,数量众多、扎根基层、具有天然普惠性等显著特点的中小银行,在服务基层居民、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领域的不可或缺性,是国家重视中小银行改革发展的原因之一。

  

  更重要的是,中小银行发展面临一定困难。“与大型银行相较,中小银行的客户基础薄弱,在资金来源、资本补充等方面不占优势,疫情导致其盈利能力下降、资本消耗加快、资产质量变差等,需要在政策上给予特殊支持,帮助他们在防范化解风险的同时,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温彬说。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过去的两三年里,国家和中小银行自身都在反复强调中小银行要聚焦主责主业。“可以说,无论是监管环境还是中小银行从业务层面到公司治理层面,都已经树立起了这个理念,现在要更多地关注在聚焦主责主业进程中所面临的客观挑战。”曾刚说。

  

  对此,曾刚解释说,一方面,为了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目前我国正从整体推动资产端信贷利率的下行;另一方面,许多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也开始投入到普惠金融业务领域。“因此,在市场利率本就下行的背景下,竞争者的增多,对中小银行资产端收益产生了较大冲击。与此同时,在负债结构方面,中小银行负债成本偏高,也制约了它的竞争能力。”曾刚表示。

  

  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则提到,中小银行还面临自身发展定位模糊、自身发展空间比较有限等难题。“此外,部分中小银行在公司治理上同样面临较大问题。”董希淼表示,当前我国中小上市银行公司治理存在股权结构有待优化、股东管理不规范、“三会一层”缺乏相互制衡的有效机制、关联交易行为需要进一步规范等问题。

  

  聚焦主责主业 强化公司治理

  

  那么,中小银行应该如何应对上述问题,推进改革,实现健康发展?

  

  董希淼认为,中小银行还是要进一步明确定位,回归本源,努力缓解区域内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等问题,与中小微企业共同成长,围绕当地经济的特点和中小微企业客户的需求,努力服务地方经济和居民个人。

  

  “还要聚焦重点行业,调整客户结构,通过调整信贷投向额度、优化利率风险定价策略、动态设定风险权重等方式,实施具有区域特色的差异化经营,在防范风险的同时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董希淼说。

  

  与此同时,多位受访专家均提出,强化公司治理,是中小银行改革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一环。

  

  “中小银行公司治理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下一步,银保监会将继续按照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持续加大清理整治力度,加快推进股权集中托管等工作,进一步严格股东资质审核,强化穿透管理。”在4月22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副主席曹宇如是说。

  

  曾刚认为,健全的公司治理制度是银行长期稳健发展的基础。“做好公司治理,有助于从源头上防范系统性风险,树立良好的中长期经营理念。”曾刚说。

  

  曾刚向《金融时报》记者强调:中小银行要进一步完善治理架构,在此基础上,需要制度上的完善和配合,包括经营理念的统一。“而在有了长远的发展规划之后,如何让银行的实际业务行为和公司治理要求保持一致?这就需要银行从内部管理制度上进行完善,逐步提升自己的内部治理能力、完善内控体系,同时对考核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等进行优化。”曾刚补充道。

  

  强化中小银行逆周期监管

  

  值得关注的是,多位专家在受访时均向《金融时报》记者提出了调整监管资本要求、实施逆周期监管调节的建议。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我国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的平均水平分别为10.92%、11.95%、14.64%,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为186%。

  

  对此,业内专家表示,目前我国银行业整体资本较为充足,拨备覆盖率也处于较高水平,加之在疫情防控方面取得较好成效,预计经济修复进程也会快于其他主要经济体。

  

  然而,我们需要认识到,一方面,疫情对经济的短期冲击比较大,必须强化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在银行业整体较为健康的情况下,内部分化也客观存在,部分中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都处于监管临界水平,疫情影响可能会加大这部分机构的监管达标压力,并进一步制约其信贷投放能力。

  

  “考虑到中小银行是服务小微企业的重要力量,相关监管约束的这种被动强化,不利于当下稳增长和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各项政策发挥效力。鉴于此,我认为可以结合我国自身情况并根据实体经济需求,通过灵活运用各种逆周期调节工具,来增强银行支持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提升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效果。”曾刚说。

  

  “逆周期经营理念的培养和树立,对于银行的资产质量及支持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都是非常重要的。”温彬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方式之一,国家已经在着手促进资本补充监管协调机制的优化和银行资本补充效率的提升。

  

  除此之外,专家还建议,国家可以通过引导中小银行合理分红,增加银行内源资本补充能力。“根据不同银行的情况,对分红进行分类、合理引导,在满足投资人合理回报的同时,将更多的利润转增资本,一方面,可以夯实资本基础,提升银行应对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增强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支持实体经济复工复产。”曾刚说。


责任编辑:周子章

中小银行

银行

金融

金融市场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