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金融支持 持续释放消费潜力
2020-06-30 08:39:29
文章来源
金融时报

  今年以来,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被中央多次提及。

  

  习近平总书记6月份在宁夏考察时强调,“要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彰显出扩大内需的重要性。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中,也明确指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并对推动消费回升提出多项细化任务。

  

  消费是最终需求,也是经济增长的源动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7.8%,消费已连续6年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消费市场造成一定冲击,但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企业复商复市加快推进及居民生活秩序明显恢复,消费市场也逐渐得以复苏。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有关负责人日前公开表示,5月份,我国消费市场延续复苏态势,市场销售连续3个月降幅收窄。1至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7万亿元,同比下降13.5%,降幅比1至4月份收窄2.7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收窄5.5个百分点。同时,上述负责人也提到,餐饮、住宿行业营业收入同比降幅较大,消费市场全面恢复仍面临一定压力。

  

  因此,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加大稳企纾困政策措施力度,稳定消费信心和预期,推动消费市场持续稳步回升,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这需要一系列强有力的相关举措来推进,其中,金融的力量不可或缺。

  

  此前,国家发改委、工信部、银保监会等11个部门发布的《关于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中就明确提到,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汽车消费信贷等金融业务,通过适当下调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延长还款期限等方式,加大对汽车个人消费信贷支持力度,持续释放汽车消费潜力。

  

  我国消费市场规模巨大,消费需求旺盛。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要把促进消费的政策抓实、抓细、抓好。继中央有关提振消费的政策相继出台后,各地方促进消费的金融举措也纷纷落地。

  

  如江西省政府印发了《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明确表示大力发展汽车消费金融业务。鼓励金融机构在合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执行个人汽车消费贷款最低首付比例,参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定价,适当降低个人汽车消费贷款利率,促进汽车消费贷款市场发展。又如福建省商务厅借助金融杠杆激发消费活力,联合中国银联福建分公司,启动了“重振引擎”助商惠民行动,推出以“聚资惠民、促进消费、全面助商”为主题的10项金融支持举措。

  

  要最大限度发挥出金融力量刺激消费,不仅需要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精准发力,还需要各类金融机构强化责任担当,主动向企业和消费者让利,助力消费市场全面回暖。

  

  近一段时间,银行机构积极作为,在个人消费信贷领域频频发力,包括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纷纷下调个人消费贷款利率,以提高居民消费的意愿和能力。此外,民生银行担任牵头主承销商和簿记管理人,于6月22日发行了市场首单“稳发展 促消费”专项债务融资工具,该中期票据部分募集资金将专项用于南京河西国资集团旗下会展、酒店、园林工程等经营性板块,补充其刺激消费方面的营运资金。

  

  值得关注的是,扩大内需不仅要把被抑制的消费需求释放出来,还要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如促进直播零售、“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等新型消费模式的发展。

  

  消费金融扮演着消费市场和供给之间的“纽带”角色。当下,随着消费场景、金融产品和技术的深度融合,消费金融公司植根于丰富的消费场景并具备一定数字化优势,在促进消费升级、培育新型消费方面大有可为。

  

  在刚过去不久的“6·18”电商购物节,众多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纷纷发力,融合技术手段,加快线上转型,以挖掘市场机会,促进消费升级。比如,有消费金融公司开展长达一周的5亿元免息活动、推出个人消费循环信用贷款创新产品,还有消费金融公司推出以“消费分期、专属福利、直播优惠”为主要内容的优惠福利,构建线下与线上相融合的多场景消费,通过金融科技应用提升消费者体验,并构建差异化优势。

  

  我国拥有包括4亿多人口的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可以看到,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企业积极复工复产,消费信心不断修复,我国消费市场潜力将会进一步被释放。而伴随各项金融政策的加码支持和金融机构的深入实践,我们也更有理由期待,消费回补、消费扩大和消费创新的叠加将产生共振效应,在中长期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责任编辑:周子章

金融服务

金融

银行

消费信贷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