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卖力争抢这块大蛋糕 基层员工为何不“卖力”?
2020-08-13 08:26:55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随着养老市场需求端与供给端矛盾日益加剧,我国“银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23年,我国养老服务市场规模将跃升至13万亿元。

  面对这样一块“大蛋糕”,不少银行虎视眈眈,大力推进养老理财产品发行。

  然而,中证君调研发现,一些银行网点的基层员工并不“卖力”——有客户经理表示“不知道养老理财产品”,有的则称“‘养老’只是‘旗号’,本质和其他产品没区别。”

  银行热抢的养老金融,却在基层“遇冷”。这或许从侧面说明,养老理财产品的推广道路依然漫长。

  客户经理“懒得卖”

  银行养老理财产品销售情况如何?中证君走访多家银行网点发现,多家银行客户经理对于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养老理财产品较为陌生,习惯将之与养老保险产品和养老基金划等号。

  某上市银行曾多次推出理财产品,然而,在该银行的一处营业网点,中证君拟了解养老理财产品销售现状,客户经理竟表示该银行没有养老理财产品。

  此外,不少客户经理对于本行理财子公司的产品熟悉程度有限,而当前理财子公司正是养老理财产品的发行主力军。

  还有一些客户经理虽了解自家的养老理财产品,但表示“不认可”。

  某国有大行支行基层员工告诉中证君,在市场利率下行的情况下,养老理财产品存在几个问题:一是产品固定期限集中在3-5年,存在一定流动性风险;二是在产品净值化的发展趋势下,预期收益难以跑赢物价涨幅,收益有限;三是和其他理财产品相比,在投资方向、覆盖标的方面差异不大。

  多家银行客户经理在向客户推荐产品的时候,仍首选大额存单和国债,其次是短期理财、养老基金、保险产品等。据某股份行客户经理透露,“还是大额存单火爆,往往几天之内就告罄,比较好卖。”

  银行理财子公司积极布局

  据普益标准统计,2020年以来,养老理财产品发行有所放量。截至7月24日,已有16家银行发行了142款养老理财产品。2019年全年,共有6家银行发行了152款养老型理财产品。

  在发行主体方面,理财子公司增多。今年以来,已有中银理财、建信理财、光大理财、交银理财等6家银行理财子公司推出了养老理财系列产品,理财子公司产品数量占到了28%。同时还有多家理财子公司均将养老主题产品列入产品体系中,多款产品等待面市。

  不少理财子公司高层人士表示,看好养老金市场,将积极布局养老理财产品。

  光大理财董事长张旭阳称,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乃至全球的一个趋势,2019年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占比为16.8%,预计2030年占比将达24.8%,2050年占比上升至34.6%。人口结构中老年人占比不断提升,对于养老金产品需求会持续提升。同时,随着医疗条件不断改善,我国乃至全球的平均寿命不断变长,决定了未来养老金产品的需求会比较大。

  中邮理财相关负责人透露,邮储银行客户中50岁以上的占比非常大,邮储银行总计有6亿客户,40%-50%是中老年人,养老逐渐成为这部分客群理财的重点方向。此外,养老金是理财子公司资金来源中重要的增量源头,养老金的投资期限偏向中长期,非常契合理财子公司未来的投资方向。

  走出认识误区

  一位股份行人士表示,资管新规去杠杆化进程的加速叠加疫情的冲击,短期银行理财的预期收益率持续下降。而基于规模大、长期限的特点,在银行理财进军权益市场的过程中,养老理财的“长钱”能够发挥价值投资优势,降低股票换手率和资产价格的波动性,能有效抬高长期获取稳定收益的概率。

  此外,养老产品有望对接一些期限在3-5年的高质量非标资产,从而有利于拉高产品整体收益率、降低投资组合风险。

  对于有客户经理说的产品差异性不足问题,华泰固收团队表示,市场现有的银行养老理财产品投资期限在1年以下和3年以下的产品数量占养老理财产品总数的87.2%和94.0%,资产投向集中于银行具有传统优势的高流动性、短期固定收益类资产,收益率较同期发行的理财产品缺乏竞争力,因此与现有普通理财产品的区别不大,导致养老理财产品市场缺乏吸引力。

  华泰固收团队表示,养老理财产品同质化问题,归根结底源于银行缺乏管理养老金资产方面专业化的投研基础,养老理财产品未能自成体系。

  分析人士表示,养老理财的发展,既需要基层客户经理提高自身的专业认知能力和销售水平,也需要投资经理打好“组合拳”,做好资产配置,凸显产品差异性,提高产品竞争力。


责任编辑:刘利香

银行网点

理财子公司

养老理财产品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