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润系入主三年多后,金种子酒(600199.SH)依然未能走出业绩泥潭。近期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84亿元,同比下降27.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7219.68万元,较上年同期盈利1109.8万元大幅下降750.54%,业绩表现跌至历史低位,四年内累计亏损达6.33亿元。

(主要财务数据:金种子酒业2025年半年度报告)
这份惨淡的成绩单背后,反映的不仅是企业个体经营困境,更是区域酒企在行业调整期、消费转型背景下所面临的结构性挑战。也考验着华润入驻后,能否通过发挥自身动能推动金种子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针对经营业绩,产品渠道,高管变动等相关问题,发现网向金种子发送调研求证函,截至发稿前,金种子未就相关问题给予合理解释。
全线溃退:产品结构失衡加剧
金种子酒的产品线正在经历全面承压。2025年上半年,公司各类产品营业收入呈现大面积下滑,高、中、低端产品全线告急的状况。
具体来看,高端酒实现收入3727.85万元,仅微增0.64%,增长几乎停滞;中端酒收入1.13亿元,下降19.72%,显示出中档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作为收入主力的低端酒板块承压最重,收入2.51亿元,同比大幅下滑32.77%,成为拖累整体营收的重要因素。
这种产品结构的表现反映出金种子酒面临的深层困境:高端化进展缓慢,缺乏核心大单品支撑品牌向上突破;而传统优势的低端市场则受到消费升级和名酒下沉的双重挤压。
数据显示,金种子酒的低端酒产品主要集中在50元以下价格带,这个市场段近年来受到一线酒企渠道下沉的严重冲击。茅台、五粮液等头部企业通过开发系列酒产品,不断蚕食区域酒企的传统市场份额。
省内市场收缩超25% 直销增长难挽颓势
更令人担忧的是,金种子酒的传统优势市场——安徽省内市场正在出现明显萎缩。
2024年上半年,金种子酒省内销售约4.36亿元,省外销售为1.16亿元;而到2025年上半年,省内销售降至约3.25亿元,省外销售萎缩至约0.77亿元。这意味着公司省内市场收缩超过25%,省外市场下滑幅度更大达33.6%。
这一数据折射出区域酒企面临的普遍困境:一方面,本土市场受到全国性名酒和地产酒的双重挤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另一方面,省外扩张缺乏品牌力和渠道力支撑,难以打开局面。
从经销商数量变化来看,截至报告期末,金种子酒省内经销商数量为386个,虽然净增加1个,但变动频繁(增加28个,减少27个);省外经销商数量为256个,净减少1个(增加23个,减少24个)。这种经销商数量的不稳定状态,反映出渠道信心的不足和市场根基的松动。
面对传统渠道的萎缩,金种子酒正在积极尝试渠道转型,但效果尚待显现。
上半年,公司直销(含团购)营业收入3687.14万元,较去年同期的1249.85万元增加2437.29万元,增幅达195%,显示出在新渠道拓展方面的努力。然而,批发代理渠道营业收入36506.78万元,较去年同期的53954.26万元减少17447.48万元,下降32.34%。
传统渠道的大幅下滑远超过直销渠道的增长,导致整体营收呈现下滑态势。这种渠道结构调整中的阵痛期,反映出金种子酒在渠道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新兴渠道虽然增速快但基数小,难以弥补传统渠道萎缩带来的损失;而传统渠道的衰退速度远超预期。
销售费用增18%效果不彰 华润赋能效果仍需观察
在营收大幅下滑的情况下,金种子酒的市场投入力度反而加大,这种“逆势投入”的策略效果如何尚待观察。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金种子销售费用达1.51亿元,同比增长18.44%,其中广告费4687.11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超2700万元;促销费用2223.50万元,同比增加超560万元。这意味着公司在市场推广方面的投入持续加大。

(部分财务报表相关科目变动分析:金种子2025年半年度报告)
然而,这种高投入并未带来相应的收入增长,反而导致亏损扩大。这种局面反映出当前白酒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即使加大市场投入,也难以扭转市场份额下滑的趋势;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需要长期持续投入,短期内难以见效。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金种子酒出现重大人事变动。何秀侠辞去公司相关职务,同为华润系出身的公司副总经理刘辅弼开始代行总经理职责。据悉,何秀侠原定任期至2025年11月21日,此次属于未满任期离职。值得一提的是,相关公告中,金种子酒未对何秀侠表示感谢。9月10日,同样出身华润系的金昊,因工作调整,辞去了金种子酒财务总监一职。人事变动频繁已成为金种子酒近年来的常态。
华润系自2022年入主金种子酒以来,一直试图通过管理赋能和资源整合帮助企业走出困境。然而,从两年多的实践来看,华润的赋能效果尚未完全显现。
华润系带给金种子酒的改变包括:管理体系的优化、渠道资源的整合、产品结构的调整等。但在白酒行业整体调整的背景下,这些改革措施需要时间才能见效。同时,华润系自身的酒业板块整合(包括金沙、景芝等)也面临诸多挑战,资源协同效应尚未充分发挥。
实际上,金种子酒的困境并非个案,而是区域酒企在行业调整期面临的共同挑战。2025年上半年,白酒行业整体呈现“量减、收平、利降”的态势。全国白酒产量同比下降5.8%,销售收入同比微增0.19%,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0.93%。在这种行业背景下,缺乏品牌优势和规模效应的区域酒企首当其冲。
与金种子酒同属“徽酒四朵金花”的口子窖、迎驾贡酒也遭遇业绩下滑。口子窖上半年营收下降20.07%,净利润下降24.63%;迎驾贡酒营收下降16.89%,净利润下降18.19%。只有古井贡酒保持了微增,但增速也大幅放缓。
这种行业性调整反映出白酒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消费需求从政务商务消费向大众消费转型,从增量竞争向存量竞争转变,从渠道驱动向品牌驱动转变。在这一过程中,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区域酒企面临巨大压力。
毫无疑问,面对严峻的形势,金种子酒的转型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短期内,金种子需要稳住基本盘,防止传统优势市场的进一步流失。这需要加强渠道管控,提升终端动销能力,恢复经销商信心。同时,要优化产品结构,打造核心大单品,提升产品竞争力。
中期来看,金种子酒需要借助华润系的渠道资源和品牌运营经验,实现真正的战略转型。这包括:深化与华润啤酒渠道的协同效应,拓展新的销售渠道;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形象;推进产品创新,适应消费升级趋势。
长期而言,金种子酒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差异化发展道路。这可能包括:聚焦区域市场深度运营,打造区域强势品牌;挖掘特色香型优势,实现品类创新;拥抱新零售趋势,实现渠道创新等。
值得注意的是,白酒行业具有长周期特点,企业的转型和改革需要时间。华润系入主金种子酒的时间尚短,其赋能效果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显现。投资者需要保持耐心,关注企业的长期价值而非短期波动。
2025年下半场,对于金种子酒而言将是关键时期。随着新任管理层的到位,以及华润系整合的深入推进,企业能否扭转颓势,走出业绩泥潭,市场将拭目以待。
(财经研究员:罗雪峰 周子章)
金种子酒
亏损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