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片加载失败
  2. 发现网>文化 > 正文
活态传承,让非遗“长生不老”
2020-06-04 08:29:32
文章来源
新华日报

  6月13日,是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非遗宣传活动主题定为“非遗传承,健康生活”。如何让浸透着祖先智慧与灵感的非遗实现可持续发展?怎样让古老技艺在传承中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近日,一场名为《传承的密码》的讲座在南京清凉山公园崇正书院举行,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苑利从多个角度切入,深入浅出地阐释了非遗的价值及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让人们对“非遗”这一词汇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和理解。

  

  百年、活态和原汁原味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怎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苑利是我国较早从事非遗学研究的学者之一,他认为,这三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实则内涵丰富。“将这三大问题上升到哲学高度,就是哲学的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的问题,它关系着非遗保护最基本的认知体系和保护体系的构建。如果出现认知偏差,就会评选出本不该评出的东西,保护本不该保护的东西。”苑利说。

  

  那么,究竟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苑利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历史上创造、并以活态形式原汁原味传承至今的,具有各种重要价值的表演艺术类、工艺技术类和节日仪式类传统文化事项。他特别强调了非遗评估的3个关键词——“百年”、“活态”和“原汁原味”。

  

  “任何一个非遗项目,在申报的时候,应当传承有百年以上。”苑利解释说,之所以把100年作为评定非遗的界限,是因为在距今100年前后,西方文化开始影响我国,并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一定冲击,此后产生的许多文化,多半具有中西合璧的特点。“此前,一些项目在申报非遗时并没有获得通过,原因即在于年限不够。如:户县农民画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距今70年,因此无缘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样,当代的文创产品尽管做工精美,但年限尚短,也不能称为非遗。”

  

  “活态”则是在非遗传承形态方面的考量。苑利表示,历史上确实存在但没有以活态形式传承至今的不能认定为非遗。“比如,我是炒中国菜的传承人,我要把中国菜的制作技术传承给后人。我如果把菜谱给他,我想他肯定炒不好。因为菜谱的记载太简单,葱少许,盐少许,姜少许,少许是多少?但如果我是手把手地教,他肯定一学就会。所以,人类文明传递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活态传承。”苑利认为,只有“活态传承”才是真正“靠得住”的传承方式,这种方法通过师傅带徒弟、口传心授、言传身教,来汲取古人智慧。

  

  “传承人作为中华文化的‘二传手’,必须提供‘真情报’,将工艺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苑利认为,从传承的原生程度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原汁原味传承至今的,那些已被改编或改造过的,也不能称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与城市发展共生共长

  

  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深厚的文化积淀的呈现。作为一座拥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都,南京悠久的历史繁衍了璀璨夺目的文化星河,孕育了极为丰富的非遗资源。截至2019年6月,南京拥有4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1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92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从事非遗研究多年,苑利在全国各地深入接触过很多不为人所熟知的非遗,对南京非遗项目印象深刻,“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水平极高,金箔、牙雕等宫廷级的技艺经过多年传承保留至今,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苑利表示,非遗的产生主要受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和地域环境密不可分,“历史上,南京是六朝古都,作为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然保留了一大批拥有高超技艺的能工巧匠,打造了诸多一流水准的宫廷级的器物,也将很多古老的技艺世世代代传承至今。”

  

  苑利认为,南京的非遗也影响了其他城市的经济和文化,“经考证,北京烤鸭其实从南京传入的。传说,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建都之后,几乎是‘日食烤鸭一只’,后来明成祖朱棣迁都顺天府(今北京),烤鸭的烹饪技艺也由南向北迁移,并形成了新的地域特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苑利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不仅仅是技艺,更是一种精神和智慧,“地方政府在非遗保护工作中,一定要深入调查,摸清家底,挖掘非遗背后深层次的内涵和价值,并使其悄然渗透到城市的肌理之中,与城市共生共长。”

  

  当代语境下的生存之道

  

  “保护非遗就是保护一个民族的根脉,也是保护好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基因。”苑利认为,非遗的保护,重在保护传承人,“到目前为止,我们3000个国家级非遗项目,至少有500位老人已经去世,有的去世已十多年了,到现在还没有替补队员。非遗是需要人来传承的,人没了,谈何传承发展?”

  

  面对不少非遗后继无人的传承困境,苑利表示,非遗的传承发展,需要政府对文化遗产采取有效的抢救保护措施,通过一定的财政补贴提高传承人的积极性。他同时建议,要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通保护,“两者本质是一样的,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比如瓷器,流传下来的瓷器文物当然要保护,但制作瓷器的手艺技术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要保护。”

  

  实际上,古老非遗自身也在努力顺应潮流,以积极姿态探寻着新时代新观念下的生存之道。在短视频平台上,越来越多的非遗传承人进驻其中并掀起了一阵阵“非遗热”。苑利表示,“非遗+互联网”的传播模式,让优秀的非遗文化走进了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有助于其焕发出新的时代活力。不过,他也提醒,非遗在互联网上的流行,是一种传播行为,而非传承行为,容易制造出一种表面繁荣的错觉,这种“错觉”并不利于非遗的传承。


责任编辑:刘蓓

传承

非遗

长生不老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