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片加载失败
  2. 发现网>娱乐 > 正文
上海影城率先探索颠覆式“影院+”
2020-06-12 08:24:01
文章来源
解放日报

  疫情之下电影行业等待复苏,上海电影集团以3个多月“沉浸式思考”为基础,制定出台《“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全力奔向“铸造精品内容,应用创新科技,实现高质量发展,引领产业转型的综合影视文化集团”。记者昨日从上影集团获悉,上海影城改建项目将率先启动,带来影院行业新业态范本;上海电影制片厂品牌将重新擦亮,加大内容投入;上影拥有的影视全产业链资源,都将以“大IP”思维完成对传统产业的赋能;由上影作为第二出品方及主拍摄地的献礼片《1921》将于7月开机。

  

  影院增加“非票”收入

  

  前不久,上影集团官方微信发出的一条“影院+”消息引发业内关注。上影提出“影院+奶茶”“影院+书店”“影院+周边”“影院+科技”等畅想,邀大众一起脑洞大开,为未来影院新业态出谋划策。

  

  “以上影旗下61家自营影院为例,2019年观影人次达1900万。除电影票外,观影人在影院空间每多消费1元,就能增加近2000万元收入。”上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健儿表示,如何加快实现影院客流量转换与变现是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命题;打造体现“美学生活”的上影新院线空间、创造城市第三生活空间的新符号,正是 “影院+”探索的方向。其中,以上海国际电影节主要举办地而闻名的上海影城将率先探索“影院+”。

  

  王健儿介绍,对 “影院+”的设想来自 “书店+”。去年,日本一家老影院引进小型水族馆的改造模式给他启发。“吸引大量亲子人群,大大提升影院的非票收入。”他认为,上海影城的改造应该有“颠覆式”想法,比如能否看完电影再来“打赏”?“除了影片质量提升的长期战略,还要依靠互联网思维,创造更多新模式吸引大众走入影院。”

  

  “大IP”推进原创生产

  

  历史积淀下来的大量IP资源,是上影乃至中国电影界的珍贵资产。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上影有800多部电视剧、820多部电影、500多部动画片积累,这些IP将统一开发管理。上影将“大IP开发”列为今后五年核心战略,探索通过IP创造主题消费场景,打造“电影+衍生品+娱乐地产”的IP生态圈。上影拥有的影视全产业链资源,都将以“大IP”思维推进原创内容的生产与再生产,完成对传统产业的赋能,搭建上影的“IP星球”。

  

  上影集团旗下上海影视乐园3月20日复园,拍摄组也已复工。由知名导演黄建新执导的《1921》作为建党100周年重要献礼片之一,将由上影作为第二出品方及主拍摄地。目前,车墩影视乐园相关外景地正夜以继日建设,包括一大会址、二大会址、陈独秀新青年旧址和博文女校等,集中呈现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电影计划7月15日开机,8月初在乐园拍摄。“我们希望把上海影视乐园打造成有前瞻性的影视基地,吸引有一定体量的大项目。”王健儿说。

  

  用“笨办法”积累人才

  

  “擦亮上海电影制片厂品牌”将作为内容创新的重要抓手。上海电影制片厂是中国电影老企业,是中国三大电影基地之一。

  

  当年,永福路52号的上影厂文学部里,有一批长年累月跟踪好剧本、好故事的创作者。上海电影制片厂原厂长徐桑楚曾分四个组到全国各地寻找好剧本。如今看来这是一种“笨办法”,但上影就是要把这样的“笨办法”恢复,获取更多优质剧本和剧作家。王健儿希望在上影厂建立工作室模式,以积累更多人才、高手,符合艺术创作规律。“上海电影制片厂的金字招牌是上影的底蕴,包括导演李安、王家卫等在内,许多电影人都对这块招牌有感情。我们重新擦亮这张招牌,希望吸引更多人对上影的支持。”未来,上影将加强对前端优质IP、剧本获取和开发的投入,做大做强独立内容市场主体,吸纳行业内优秀导演、编剧、制片人,凝聚创作资源与人才,配套市场化的激励机制。


责任编辑:

上海影城

颠覆式

影院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 京ICP备05049267号

  • 京ICP备05049267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63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