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柏龄:产研携手才能做大高技术产业化“蛋糕”
2020-11-30 09:25:21
文章来源
中国科学报

编者按

  11月21日,中国科学院人才交流开发中心和全国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联合主办了一场研讨会,中科院原副院长杨柏龄围绕“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及科技成果转化”主题,分别从危机意识、若干理念、存在问题等方面谈了他对高技术产业化的思考,现将其观点整理如下。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GDP接近10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但是从经济发展质量来看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需要树立危机意识。

  高技术研发的衡量和评价指标应该是产业化水平,这一点已经在科技界和产业界达成初步共识,但也存在较多争议和认识上的差距。近30年来,我国在科技与经济结合层面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还没有根本性的突破。因此,如何真正贯彻发展高科技并实现产业化,还是一件非常紧迫的事情。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40.1万件,共授权发明专利45.3万件。据了解,这些知识产权中能形成一定规模生产能力的不足20%,最后形成产业的只有5%。虽然数据精准性有待考证,但也说明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比较低。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曾说过:“如果中国继续只在国内为别人的产品做‘组装工人’,不能生产出更具附加值的产品并去国际市场上与发达国家竞争,比如航空、机电、电子等高端制造行业,那么整个经济就难以持续发展。”

  这个说法是比较中肯的。现阶段我国既面临赶超跨越的历史机遇,也面临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唯有勇立世界科技创新潮头,才能赢得发展主动权。

  然而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适应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亟待建立健全、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经济发展尚未真正转到依靠创新的轨道上、科技人才队伍大而不强、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缺乏、创新型企业家群体急需发展壮大、激励创新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仍需要进一步培育和优化。

  技术创新的全过程需有一个责任主体的阶段转移。在实验室成果产生的前期阶段,科技人员无疑是责任主体。但在实验室成果完成以后,还需要形成商品和经济效应,产生市场竞争能力,并占有足够份额的市场,那时候的主体就不是科研人员了,需要工程工艺队伍的建立,来解决原理突破以后成果变成产品的难题。

  这部分工作大多需要依靠企业来完成,但就发展现状来看,企业的主体地位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究其原因是企业没有真正站到主体位置上,缺乏一个统筹集成优势资源,将实验室成果先变成产品,再变成商品,进而能够在市场上形成经济效益的过程。

  此外,科研群体也会担心自己在促进产业发展中丢失话语权,比如他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企业在得到一个项目成果后往往不能客观承认科研人员的作用。为了鼓励科研人员创新,目前的政策在向科技和教育倾斜,把知识产权这个无形资产提得很高。但过分强调创新过程中科技的决定性作用,不一定符合客观事实。因为技术创新是从一个理念出发到产业化的全过程,是一条长链。打通链条的关键一点是教育和培训企业家,让其真正走到创新主体位置上,使科技促进经济发展有更大的突破。

  综上所述,科技界和产业界都应该看到一个宗旨——合作共赢。双方需要客观评价自己所处的位置,通过一些目标衡量自己的利益,团结起来才能把创新过程漂亮地完成。做大蛋糕、合作共赢是促进科技创新的灵魂。

  (本报记者沈春蕾整理)


责任编辑:刘利香

产研携手

高技术产业化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 京ICP备05049267号

  • 京ICP备05049267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63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