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绍华:小葡萄串起来的大智慧
2020-12-31 09:59:51
文章来源
中国科学院院刊

  十二月的北京干冷而凛冽,但是空气中依稀能闻到葡萄分子散发着的香气。在中国科学院公布的2017年度科技促进发展奖获奖名单中,记者看到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葡萄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推广团队的身影,其获奖理由是该团队的工作有力推动了葡萄和葡萄酒行业的科技进步,为我国葡萄品种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作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设立于2014年,此后每年评选一次,旨在授予院内为推动科学技术研究面向国家地方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重要贡献的团队。


  近日,记者驱车来到了位于北京香山脚下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简称“中科院植物所”)。在植物所我们见到了团队带头人李绍华。李绍华是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葡萄科学与酿酒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第11届国际葡萄遗传与育种大会主席。


  据了解,李绍华团队针对国家在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重大需求,在葡萄资源收集评价、果实品质性状遗传规律等领域开展了系统性研究,选育的10个优质早熟鲜食葡萄品种和5个高抗优质酿酒葡萄品种先后通过北京市或国家级品种审定,实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其中,以‘北红’和‘北玫’为原料酿造的干红葡萄酒获得多项国际大奖。


  探索——肩负使命感


  葡萄是人类驯化过程中最重要的果实之一,甜美多汁的葡萄、甘甜醇美的葡萄酒一直备受人们喜爱。《2017年世界鲜食葡萄报告》显示,中国葡萄产量达到1120万吨,消费量达到1125万吨,是世界最大鲜食葡萄的生产国和消费国。


  由于我国是极端大陆性季风气候条件,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雨热同季,在黄河以北地区葡萄冬天必须埋土防寒,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从而导致生产成本高;夏季必须喷洒大量的化学农药,这样一来果实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此外酿酒葡萄品种数量少导致葡萄酒同质化严重,严重影响了我国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正是担负着这样的使命,“我们才一直致力于培育出适合中国种植的本土品种,推动葡萄产业可持续发展。”李绍华说。


  说起葡萄,李绍华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从20世纪50年代起,植物所就开始进行适合我国气候风土条件的葡萄新品种的选育工作,育种目标聚焦于一是早熟优质鲜食葡萄品种,二是高抗逆优质酿酒葡萄新品种,并都取得突出成绩。选育出的鲜食品种改善了产业品种结构,酿酒品种将在未来我国葡萄酒产业可持续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启动葡萄研究的两位青年科学家黎盛臣和钟静懿,带领两位年轻的技术员将18株葡萄杂交实生苗和744粒葡萄杂交种子种在试验地里,经过三易居所最终才定居到中科院植物所北京植物园里。可是谁也没想到,‘文化大革命’让葡萄研究中断了,很多葡萄种子和实生苗都被毁了,幸亏葡萄园的老技工抢救了一部分优良单株,这才给我国葡萄品种选育留下了重新开始的资本。”


  后来,随着一切步入正轨,研究人员进行大量葡萄亲本进行杂交,一个又一个新品种接踵而来。


  1991年从法国学成回来后,李绍华先是在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工作了一段时间,也取得了较好成绩,并于1992年担任了北京农业大学果树系主任,1996年起兼任中国农业大学教务处处长。2003年,在时任中科院植物所所长韩兴国的邀请下,李绍华毅然辞去了在外人看来本还不错的教务处处长工作,来到了这个国内最早开展葡萄科学研究的单位。


  “40多年前,我在大学读书的时候,老师讲我国野生果树利用的范例,就是植物所采用我国野生山葡萄与欧亚种品种杂交育成的高抗葡萄酿酒品种,所以能来到这里做葡萄研究也算是了了我的一个心愿。”李绍华说。


  从此,李绍华带着300份种质资源、615株杂交实生苗和一份对葡萄热爱的情怀,重新踏上了对葡萄的研究之路。“人员招聘,实验室建设,科学研究规划,一切都必须重头开始。”李绍华说,“好在有一个上进的团队和植物所领导们的支持,终于在2008年重新审定了适合我国气候条件的高抗逆优质酿酒葡萄品种‘北红’和‘北玫’。”


  升级——六十年磨一剑


  “抗寒葡萄育种工作的研究,已经开展了60多年。‘北红’‘北玫’这两个品种,就是经过半个多世纪严寒的考验被培育出来的新品种。”李绍华说。


  由于欧亚种葡萄品种原产于地中海地区,那里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所以被引进到冬季寒冷干燥与夏季雨热同季的中国后,如果冬季不埋土,夏季不打药,就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这也是我国种植葡萄面临的最大问题。


  “国际上葡萄酒产区前十的国家都没有埋土的,但是在我国邯郸以北这样零下十几度的地方都得埋土,不埋土就冻了,尤其到了2、3月份,湿度很低,葡萄会被‘抽’干。所以在这样情况下,无论是‘赤霞珠’还是欧亚种的其他品种都需要埋土。”


  李绍华告诉《中国科学院院刊》记者,埋土需要大量的人力,而且时间成本高,葡萄酒生产成本也就大幅增加,从而导致我国葡萄酒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弱,这也就是为什么从2013年开始,我国国产葡萄酒大幅度持续减少,而进口葡萄酒迅猛增加的首要原因。


  据了解,植物所目前还选育出‘北玺’‘北馨’和‘新北醇’3个高抗逆优质酿酒葡萄新品种。李绍华介绍,通过检测,“北”字号品种抗寒能力可以达到零下27、28℃,在零下30℃的新疆石河子及吉林临江栽培冬季也不需要埋土防寒,且结出来的果实品质好,含糖量高,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次生代谢产物含量高,非常适合酿酒。因此“北”字号品种的市场要比其他品种大得多。据李绍华介绍,目前植物所已培育出“京”字号葡萄新品种16个,“北”字号抗寒旱、抗病酿酒新品种7个以及制汁新品种3个。


  现状——直面困难


  研究适合我国本土环境生长的葡萄虽说不容易,但是与选育新品种相比,记者发现新品种的推广也面临着极大的困难。


  “(品酒)口味一旦形成很难被改变,葡萄酒也是这样,对很多人来讲,如果对某个品种或某种葡萄酒的香气和口感都习惯了以后,就难以喜欢上其他的葡萄酒。”


  李绍华说,“另外,中国的葡萄酒多样性低。而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的葡萄品种有着非常丰富的多样性。比如法国,一个波尔多(地区)就有8000—9000个酒庄,每个酒庄的酒都不一样,即使是在同一个村里的酒庄,这一家和那一家也都有区别,因为酿酒方法不同,不同品种(葡萄)所占的比例不同,都会对葡萄酒的风味产生很大影响。”


  据了解,在法国酿酒葡萄品种有200多种,栽培面积超过1000公顷的就有60多种,但在中国各地区酿酒葡萄仍主要以‘赤霞珠’这一个品种为主,同质化现象严重。


  李绍华表示,中国的葡萄和葡萄酒产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多样化、区域化发展,无论是酿酒还是鲜食,都不能只有一两个品种,而且一个地区要发展几个适应品种,不同地区还要有不同的品种,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不同人群的喜好,才能做出有竞争力的葡萄和葡萄酒产业。


  一个好的团队必须对人员进行好的分工。目前,在李绍华的团队里,有人专门做资源收集、评价,也有人专门研究遗传规律、基因调控,还有一些人专门做育种和育成品种推广。他说:“我们组的范培格是一名女博士,20多年来,她主要做育种和品种推广。大量的时间花在育种和品种推广上。另外还有一位是从澳大利亚留学回来工作人员,主要蹲点宁夏,进行‘北’字号酿酒品种的应用推广。”


  与此同时,李绍华还很重视酿酒的工艺。在他的团队里还有两名酿酒师,专门做酿酒研究。“酿酒品种的育种肯定要先要把它的酒做出来,再看葡萄酒的质量是好还是坏。如果产量很高,抗性也很强,但是以它为原料酿的酒品质不好,肯定也不能占领市场。”李绍华说。


  2018年7月,在法国波尔多召开的国际葡萄遗传与育种大会期间,中科院植物所以中国自主选育的葡萄品种‘北红’‘北玫’为原料酿造的系列葡萄酒专场品鉴会。


  “有70多位国内外专家进行了专门的品鉴,对我们评价很好。”李绍华说,“在会议期间,我们也提供了‘北红’‘北玫’葡萄酒供所有参会代表品鉴,和其他参与品鉴的葡萄酒相比,我们的葡萄酒特色明显,在抗性、品质方面都很有优势。”


  据了解,李绍华团队研发出来的酿酒新品种葡萄仅不埋土就能降低生产成本40%以上;另外,品种的抗病能力也强,打药打得很少,农药费用就大概节省了60%—80%。


  “很多葡萄酒厂愿意花大价钱买设备,但是不愿意投入人力和资金对原料基地建设,而且在购买原料时只注重价格不注重质量。实际上,优质葡萄酒酿造先天在原料,后天在工艺,没有优质的葡萄原料,不可能生产出优质的葡萄酒。”


  一般来说,西欧国家都采用“酒庄酒”的生产方式,即酒庄自己进行原料生产,并采用自己生产的原料进行酿酒。因此法国、美国等国的酒庄都有自己的原料种植园,不像我国的“工厂酒”,一个地方可以产出几千吨,甚至几万吨,把农户种植的葡萄不分好坏的都放在一起做酒。李绍华说:“这样既做不出特色酒,也做不出高品质酒。”


  我国葡萄酒产业的发展还任重而道远。据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统计,中国每年葡萄产量约80%用于鲜食,只有不到20%葡萄用于酿酒,且葡萄酒进口量即将要等同于国产葡萄酒的生产量。幸运的是,李绍华团队自主选育的“北”字号酿酒品种,未来有可能成为中国葡萄酒产业突破发展困境、增强葡萄酒产品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目前,李绍华和他的团队仍在为中国葡萄品种推广做着不懈的努力,他们正在探索和寻求更多、更广的新品种选育推广路径。


责任编辑:曹晖

李绍华

葡萄

中国科学院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 京ICP备05049267号

  • 京ICP备05049267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63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