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夷、王小理:“人工合成淀粉”意味着什么?
2022-03-10 10:02:14
文章来源
学习时报

  近期,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马延和团队在美国《科学》杂志在线发表题为《从二氧化碳用无细胞化学酶合成淀粉》的文章。

  这是继1965年我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和1982年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之后,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又一重大研究成果。蛋白质、核酸和多糖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三大类生物大分子。人工合成淀粉成功,也实现了我国人工合成三类生物大分子的“大满贯”。而且,与牛胰岛素和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人工合成不同的是,这次淀粉的人工合成是真正意义上的“从头合成”,是最简单的无机化合物二氧化碳和氢,合成生物大分子淀粉。

  此项研究被认为是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直接人工合成淀粉。其实,在植物中光合作用与淀粉的合成似乎没有任何直接关联。光合作用是植物固定二氧化碳的过程,是通过光能的利用,使1个五碳糖和二氧化碳反应,形成2个三碳化合物。而淀粉的合成则是葡萄糖和腺苷三磷酸(ATP)反应而活化,进而合成淀粉。如果将这两者关联起来,则一定变成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确切地说,此项研究是不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变成有机物。

  此项研究使用的人工合成过程包含了11步反应,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碳化合物的合成和转化;三碳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和转化;己糖衍生物的合成和转化;活化前体制备和淀粉的合成。整个过程中仅第一步,二氧化碳和氢合成甲醇是用化学催化剂,其他10步反应,全是酶催化反应。这是基于对有关的反应过程,特别是淀粉的生物合成全过程的透彻了解。不仅知晓相关酶的性质及其分子结构,同时由于基因工程技术的成熟和掌握,还人工地得到这些酶。这些酶的利用极大地提高了反应的效率。就我们所知,迄今全化学合成的寡糖中单糖残基的数目仅10余个,而淀粉中葡萄糖残体的数目超过100个。此项研究的合成过程避免了全化学合成的多种困难和麻烦。

  此项研究的结果明确地告诉人们,人工合成淀粉成功了。为此,似乎看到了通过人工合成有可能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然而,要将这种希冀转为现实,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能量守恒是自然界的重要法则。既然淀粉可以供应能量,因此,合成淀粉时需要外界提供能量。在11步反应中有3个反应需要ATP。而和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所需非能量是来自自然界的光能。其次,在11步反应中,需要10个工程用酶,ATP的再生还需要一个激酶。这些工程酶的成本是多少?目前生物医药产业生产的多数是合成的、为人类所用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是药物类。药物使用量是毫克级,而且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使用的,价格也普遍较高。而作为粮食的淀粉,是人们天天都需要的,而且是以斤(500克)作为计量单位的。即便人工合成淀粉能批量生产上市,食用人工合成淀粉的成本是多少?或许是普通人难以承受的。

  人工合成淀粉用作粮食,也许目前还不太现实。但是,此项研究中的前两个合成阶段,还是有应用价值的。因为很多化工原料是一些二碳和三碳化合物。而目前这些化工原料,不少是用粮食——淀粉生产的。因此,如果前两个阶段的反应成本是许可的,似乎可以通过替代节约不少粮食。同时,如果将前两个阶段的反应加以拓展,也许可以得到更多不同类型的二碳和三碳化合物,并用作化工原料。


责任编辑:曹晖

王克夷

王小理

人工合成淀粉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