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片加载失败
  2. 发现网>旅游 > 正文
北京鹞儿胡同年底将再现南中轴风貌
2020-09-16 11:43:24
文章来源
北京晚报

  天桥街道综合办公室副主任马榕告诉记者,随着今年新一轮背街小巷整治提升行动的开始,鹞儿胡同的建筑物外立面也将进行精细化修缮,相关部门聘请了专门的规划师、设计师,采取“一院一策”的方式,突出历史街区文化保护,最大限度还原老天桥各类民居的样貌。

  

  恢复传统形制留住城市记忆

  

  走进鹞儿胡同,记者看到,北侧不少院落的外围已经加装上了脚手架和绿网布,施工的师傅们正里里外外忙活着。

  

  “我们拆除了抹灰的墙面之后发现,淌白、干摆、丝缝……无论是比较普通的还是比较讲究的形制,这条胡同里都有。”设计师杨春雨说。“像勾白缝的这种,叫‘淌白’,算比较常见的一种工艺;砖缝是黑灰色这种,叫‘丝缝’,工艺复杂一些;看不出砖缝的这种,砌法最精细,叫‘干摆’。”

  

  此外,胡同东口的两处建筑也别具特色。其中一间屋顶使用的是“合瓦”工艺,把瓦片有弧形凹陷的一面向下扣着放,一片压一片;另一间则用的是“仰瓦灰梗”的方式,把瓦片的弧形凹陷冲上放,瓦片之间没有重叠。“使用仰瓦灰梗的这间在上世纪50年代左右翻修过,但那时经济条件有限,仰瓦的方式比较省瓦。”马榕告诉记者,这样的特点也将予以保留,未来在鹞儿胡同可以看到从明清到近现代各时期的建筑形制特点,留住城市记忆。

  

  雨污分流改善生活环境

  

  记者了解到,新一轮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区别于以往改造的一个特点就是结合居民诉求,重点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条件。

  

  以改造下水管线为例,马榕告诉记者,改造前,居民院内的下水管道有不少还是清代的老“官沟”,其实就是用条石砌出的一条排水道,每到下雨天,院内积水让居民苦不堪言。改造后,院内将实现雨水、污水分开排放,并且一律使用直径30厘米的排水管线,排水更加顺畅,使用年限也更长。

  

  鹞儿胡同5号院,是最先完成雨污分流改造的院落,院内的地面已经铺上了方形砖块。“我们选择的地砖都是透水砖,这样雨水下渗的速度会比柏油路面或洋灰地快很多,而且在雨水井的位置,我们适当把地面做低了一些,这样有一个小的坡度,水流得更快。”马榕说,今夏汛期北京下了几场大雨,这里都没有积水的迹象。

  

  居民会客厅再现南城烟火气

  

  “我还有个要求,将来修桌椅板凳的时候,能不能在外边再给我装一个扶手?”说这话的周大爷在鹞儿胡同住了几十年,因为腿脚不好,走不远,平时又喜欢和老街坊在胡同里喝喝茶,聊聊天。这次改造,天桥街道特意计划在周大爷门前修一处居民会客厅。

  

  记者了解到,天桥街道还计划在胡同内打造6处景观节点。值得一提的是,景观节点栽种的绿植将全部选择早年间胡同内常见的植物,如茉莉、月季、石榴、葫芦、猫耳朵豆角等,再现老北京南城生活的烟火气。(记者 王天淇)


责任编辑:段大卫

北京

风貌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