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形色色的认知偏误
2021-04-12 11:09:40
文章来源
发现杂志

认知偏误并不是非犯不可的,是可以控制的,也是可以“去偏误”的。“去偏误”是通过引导和鼓励,用自控的思考程序来取代自动或习惯性的想法。这也是学校教育训练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一个主要内容。

 12.jpg

  徐贲

  

  吕迪格尔·波尔编的《认知幻觉》挑选了21种“幻觉”,每一种都由专家特别撰文详细介绍相关的研究成果、争议和文献,是一部厚重而权威的学术论文集。从这21种认知幻觉来看,许多归入认知错觉的现象,也被其他认知心理学者归入由“捷径思维”所导致的认知偏误(常被称为“捷思偏误”),如“联想谬误”(如错误因果关系)、“确认偏误”、可用性(一种捷径思维)、用代表性来判断(一种捷径思维)、锚定效应、事后诸葛亮效应。当然也有比较特殊的认知幻觉,如波莉阿娜效应(永远能看到坏事的好处)、记忆方位幻觉、摩西幻觉。

  

  摩西幻觉是这样的,如果被问到,“摩西把动物带上方舟,每种动物各带几只?”大多数人会回答,“两只”。即使知道《圣经》故事里说的是诺亚而不是摩西,他们还是会这么回答。这里涉及的幻觉,是指某些错误信息与人们已有的知识有矛盾,但人们会不注意或忽视这种矛盾。

  

  许多认知心理学家都认为,幻觉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人有幻觉是常态,不是例外。人的许多认知偏误也是常态,不是例外。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对此有不同的解释,其中最有影响的一种是关于捷径思维的理论。它提出,人能够进行两种不同的思维,一种依靠逻辑和或然性理论,另一种则依靠经验和直觉。后一种即为捷思,它在很多情况下是有效的,但也会导致许多认知偏误(并非所有的认知偏误都是由捷思导致的)。

  

  人们用捷思来解决问题或做出判断,虽然结果并非最佳,但能应付眼前的需要。在寻求最佳解决不可能或不适宜时,直觉的捷思有它的用处。德国认知和社会心理学家格尔德·吉仁泽在《直觉:我们为什么无从推理却能决策》一书中讨论的直觉决策,就是一种捷思的决策。“试验证明,在95%的情况下,依靠直觉就能做出正确的决策。人脑是个超级计算机,在不知不觉中就处理、省略、提炼了大量信息,让人只凭少量信息就能在瞬间做出反应。反之,大脑考虑的变量越多,就越难做出正确的决策。一言以蔽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你想得越多,错得越多。你就是吃了想得太多的亏!”

  

  直觉决策的捷思,是一种简便思考方式,可以减轻认知负担,却可能带来严重的系统性错误。直觉决策在95%的情况下正确,这本身就可能是一种“确认偏误”——有选择地用许多直觉决策正确的例子来证明这个看法,而排斥了反面的例子。要证明直觉决策可能犯错误,同样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许多例证。而且,“直觉”并不一定是天生的,而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习得的。今天还是有人凭直觉相信与艾滋病人接触,会被传染上艾滋病。这样的直觉会让人产生歧视,对“危险”的人唯恐避之不及。这时候动脑筋想一想,比仅凭直觉更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和付诸正确的行为。

  

  直觉不能一概而言,不同的人,因经验、知识、思考能力的差异,其直觉决定正确性的概率会有很大的差别。一般而言,常见的捷思经常依靠经验性规则、据理猜测、运用常识、大致归纳。有的捷思是出于环境的需要,在极短的时间里仓促决定,无暇细思慢想,只能用这个方式来考虑问题;有的捷思则是人在思考过程中的障碍和失灵,是为“偏误”。

  

  认知偏误是在我们思维过程中的障碍或局限,但这也是“人之常情”,我们谁都无法凭直觉想象需要多少麦粒才能放满一个象棋的棋盘。中国成语、俗语、谚语中有许多形容愚蠢和不良行为的说法,其实都是普通人可能有的认知偏误,如三人成虎、疑人偷斧、掩耳盗铃、守株待兔、刻舟求剑、事后诸葛亮、墙倒众人推、疑心生暗鬼、破鼓万人捶、杞人忧天、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人心不足蛇吞象、这山望着那山高、好了伤疤忘了疼、癞头儿子自己的好。一般人对认知偏误的认识,基本上是有俗语无术语,现代认知心理学对许多这样的认知心理形成了概念和术语,让它们有了专门的名称。下面就再举一些常见的认知偏误的例子。

  

  确认偏误:人天生就喜欢别人与自己有同样的想法,找同类的人当朋友,访问与自己观点或看法一致的网站,政治观点相同或相近的人们互有好感,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种偏好是自然而然的,是一种无意识的选择。同样,我们一旦对某个事物有了看法,便会选择有利于这个看法的证据,或对客观事实做出有利于证明自己看法的偏向性解释。因此,也就会忽视或排斥不利于看法的证据或解释。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爆炸和回音室效应,更是加剧了许多人的确认偏误。

  

  内群体的偏误:这是一种与确认偏误相似的思维偏差。人群有部落化的倾向,进化心理学认为这与人的“爱的催产素”有关,是脑下垂体后叶荷尔蒙之一种。它使人与同族群人形成紧密联系,排斥外族群的“外人”。尤其是在发生族群间的冲突和战争时,不管同族群内部曾经怎样相互仇恨和杀害,都会一致对外,也就是所谓的“血浓于水”。母亲打儿儿不怨,自己人总比外人好、胳膊肘朝里拐、家丑不可外扬等因此成为一种思维定式。鲁迅批评有人相信“到底还不如我们似的做自己人的奴隶好”,说的就是这个。

  

  赌徒谬误:虽说是一种谬误,其实是一种思维障碍。我们注重以前发生过的事情,以为那些事情会对将来有所影响。有时候确实如此,有时候也并非如此。例如,抛硬币赌运气,如果一连数次都是反面,我们会以为下一次总该是正面了吧。其实每一次的概率都是50%。赌徒越是输,就越觉得下一次准会赢,所以欲罢不能。与赌徒谬误有关的是“正面期待偏误”,这也是赌博成瘾的一个原因,因为它让赌徒输了就觉得自己会时来运转,而赢了就觉得“很顺手”,还想继续再来。“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说法,也是一种变相的赌徒谬误。

  

  购后合理化:又称事后合理化。许多人买了东西,掏钱之前反复犹豫,但买了之后,不管是不是花了冤枉钱,都会说服自己说值得。心里越懊恼,越会找出该买的理由,这样才能消除懊恼所带来的不爽和痛苦。购后合理化又叫“购买者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这是在下意识中平衡花钱的懊恼和购物的愉快。这种认知偏误在做其他选择时也经常发生,是一种“认知失调”——自己得不到的葡萄是酸的,自己有的柠檬则是甜的。

  

  归因谬误:归因是指从一个人的行为推导出他的行为动机或因果关系。归因谬误是指这个推导过程或结果中的错误。归因有两种:一种是情境归因,强调外因,将个体的行为归因于情境或环境;另一种是性格归因,着重于内因,将个体的行为归因于其性格或品质。归因谬误经常表现为,同一种行为,尤其是不良行为,对别人总是强调内部原因(如愚蠢、没教养),对自己则强调的是外部原因(如身不由己、迫不得已)。

  

  选择性观察偏误:由于某个偶然原因而突然开始注意到以前没有注意的现象,而且误以为这一现象频频发生或特别严重。例如,牙齿某个地方不舒服,用舌头舔,越舔越不舒服;自己买了一个牌子的车,一下子觉得大街上到处都是这个牌子的车;阶级斗争之弦紧绷的年代,满眼都是阶级敌人;疑人偷斧也是这样,偶然注意到了什么疑点,有了疑心,越看越觉得处处都有证据;这也正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手里拿把锤子,满眼都是钉子。

  

  维持现状偏误:人有害怕变化的天性,因此,在结果不确定的变化面前会裹足不前。就算拿“树挪死,人挪活”的话来从认知上来鼓励变化,但心理上仍然会忐忑不安。中文的“一动不如一静”,英语的If it isn't broke,don't fix it(不破就不修),都是表现这种心态的谚语。维持现状偏误是恐吓性语言能够奏效的心理基础。

  

  负面偏误:人们对负面消息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正面消息。从进化心理学来看,这一心理特征有助于我们对危险的事情保持警觉。但它也会对我们的客观评估造成障碍,容易形成偏见,影响我们的正确判断和决定。

  

  随大溜效应:人都喜欢随大溜,因为这样轻松自在,没有离群独处的焦虑或压力。就算是特立独行的人,也不会在心理上没有压力感。大家怎么说,我也这么说,至少不会错。这是一种方便但不可靠的捷思。随大溜的问题不在于它本身,而在于它对个人思考所造成的障碍和扭曲。尼采说,疯狂在个人是例外,在群体是常态。弗洛伊德持相似的看法,他的《集体心理学和自我的分析》一书受勒庞《乌合之众》的影响,他认为“人群冲动、善变、躁动”,人身处于人群而随波逐流,很快就会倒退到不成熟的状态中去。

  

  只顾眼前的偏误:人对未来的想象能力天然受到限制,对未来的变化要么过分乐观(乌托邦),要么过分悲观(反乌托邦),或者选择根本不去多想,即所谓的“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明日是与非”(是否与唐代诗人罗隐的“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有关,有兴趣者不妨考证一下)。

  

  锚定效应:又称“比较的陷阱”,指的是以非常局限的对比项进行对比。例如,先用一个对比项设定一个很低的标准,然后证明另一个对比项的高明和优越。安于现状是常见的锚定效应,人们倾向于维持现状,常常对变化表现出担忧。除非利益明显大于风险,否则很多人不倾向于改革。知足常乐,就是我们熟悉的例子。

  

  当然,还有许多其他的认知偏误在我们的日常思维中也很常见,如心理投射偏误(“我这么认为,有理智的人都这么认为”)、忽略或然性(“坐飞机太危险,会被摔死”)、事后明见偏误(事后诸葛亮)、以偏概全偏误(看到有人买彩票发财,就以为买彩票也是自己的发财之道)、自我中心偏误(我的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印象联系偏误(戴眼镜的都是知识分子)、光环效应(名牌就一定好,名人就一定有能耐)等等。

  

  认知偏误既然是“人之常情”,认识和了解认知偏误的目的是否就只能是由于理解就接受认识偏误呢?心理学家哈塞尔顿等人在《认知偏误的演化》一文中指出,“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倾向上,认知偏误都不带有强制性”。也就是说,这种偏误并不是非犯不可的。认知偏误是可以控制的,也是可以“去偏误”的。心理学家罗伊·鲍曼斯特和博伊德·布什曼在《社会心理学与人性》一书里指出,“去偏误”是通过引导和鼓励,用自控的思考程序来取代自动或习惯性的想法。这也是学校教育训练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一个主要内容。

  

  我们现在知道,常识或直觉思维,只是严格理性思维的一种捷思代用品,一种在特定环境或场合中可能局部有效的临时方案,但难免会有出现漏洞、发生障碍和失灵无效的情况。每当这种情况发生,就会对我们的思考、判断、决定和行为产生不利甚至有严重负面效应的影响。正因为如此,了解和认识认知偏误的目的,并不是鼓励在思考复杂的问题时运用直觉,而是要尽可能谨慎周全地运用好逻辑、理性论证的批判性思维。

  

  (摘自《批判性思维的认知与伦理》一书)


责任编辑:刘利香

认知偏误

批判性思维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