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管理频踩红线 渝农商行回A后业绩失速 涉房不良率急升
2024-05-24 20:00:57
文章来源
发现网

  回A以来,渝农商行业绩出现剧烈震荡,营收连续7个季度下滑。内控管理破防,因贷款管理不当多次被罚,高管涉嫌违纪违法被查。


  头顶着国内第一大城商行渝农商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回A以来业绩持续失速。据该行近期发布的业绩报告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渝农商行实现营业收入71.28亿元,同比减少2.88%;净利润35.24亿元,同比减少10.81%,成为A股中唯一一家营收净利双降的上市农商行。


  营收净利双降的背后,渝农商行不断地尝试加快转型步伐,资产质量有所改善,但房地产寒冬压力下,渝农商行涉房不良贷风险激增。2023年,涉房贷款不良率从2022年末的7.28%飙升到了9.27%高位。


  该行内控方面却存在较大改进空间。如在发布年度业绩报告当天宣布其董事会全票通过对解聘党委委员、副行长舒静的议案后的第二天,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通报:重庆农商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舒静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重庆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不仅如此,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因合规问题频繁受到监管机构的严厉处罚,包括掩盖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指标虚假等多项违规行为,合计被处罚金额超2000万元。其中,最大一张罚款金额为1285万元。


  业绩持续失速,内控管理破防,渝农商行回A后为何出现如此巨大的差异?针对经营业绩、资产质量、内控管理等相关问题,发现网向渝农商行发送采访调研函,截至发稿前,未收到该行对相关问题的合理解释。


  业绩剧烈波动 营收连续7个季度下滑


  万亿农商行渝农商行业绩持续陷入失速状态。近期,该行发布的2023年度以及2024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2023年,渝农商行实现营业收入279.56亿元,同比减少3.57%;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净利润,下同)109.02亿元,同比增长6.1%,连续两年“减收增利”。今年第一季度,渝农商行实现营业收入71.28亿元,同比减少2.88%;净利润35.24亿元,同比减少10.81%,成为A股中唯一一家营收净利双降的上市农商行。

1716552216783.jpg

  (部分财务数据截图:重庆农村商业银行2023年度业绩报告)


  若按季度数据来看,该行从2022年第三季度开始,已经连续7个季度营收同比下滑,尤其是在2022年第四季度,营收更是超两位数下滑,达到-17.25%,这也直接拖累了重庆农商行2022年全年营收增长,仅实现了289.91亿元,同比下降6%。而进入到2023年,该行每个季度的营收都是负增长了。


  实际上,如果进一步拉长时间,自2019年渝农商行回归A以来,该行业绩就剧烈波动,多项盈利指标衰减、营收增速放缓。据历年年报数据显示,2019年-2023年,渝农商行实现营收规模分别为266.30亿元、281.86亿元、308.42亿元、289.9亿元,279.56亿元。增速分别为1.97%、5.84%、9.42%、-6%、-3.57%。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97.60亿元、85.65亿元、97.18亿元、102.76亿元、109.0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75%、-14.36%、13.47%、7.49%、6.1%。


  那么为什么在营收下降的同时,渝农商行还能维持净利润持续上升呢?从财务数据中可以看到,主要就是通过大幅减少资产减值损失来实现。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渝农商行计提信用减值损失金额分别为65.73亿元、102.09亿元、108.52亿元,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但是在2022年该行信用减值损失金额为78.41亿元,同比减少27.75%。2023年减值损失为59.41亿元,同比减少19亿元,降幅24.23%。实际上,这种操作在银行金融机构属于不公开的秘密,这种调节最终的体现则是拨备覆盖率的变动。


  此外,盈利能力方面,降幅较大的还有净利差和净息差指标,数据显示,渝农商行最近3年净利差下降较快,从2021年的2.01%下降至2023年末的1.64%,净息差也从同期的2.17%下降了44个BP至1.73%。


  资产质量改善 涉房贷不良率激增


  可以看到,连续两年减少计提损失准备,渝农商行资产质量相应得到一定的改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渝农商行不良贷款余额80.5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43亿元;不良贷款率1.19%。截至2024年3月末,渝农商行不良贷款余额82.7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15亿元;不良贷款率1.19%,较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367.54%,较上年末提高0.84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可疑类贷款从2022年末的29.6亿元增加到2023年末的37.5亿元,增加了近8亿元;损失类贷款也同样从3.47亿元增到了7.81亿元。

1716552229764.jpg

  (截图来源:重庆农村商业银行2023年度业绩报告)


  不过从行业来看,该行房地产不良贷风险值得警惕。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该行投向房地产业的贷款余额为34.58亿元,相比上年末减少了21.48%,在总贷款中的占比已经压缩到不到个位数,仅为0.51%。不过,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余额为3.21亿元,与2022年保持一致,而不良率则从2022年末的7.28%飙升到了9.27%高位。


  内控破防 副行长突发被查


  业绩持续失速的背后,内控管理成为关注的焦点。在2023年度业绩发布的当天,渝农商行宣布其董事会全票通过对解聘党委委员、副行长舒静的议案。


  但是在第二天,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通报:重庆农商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舒静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重庆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年9月,重庆市委第五巡视组组长指出重庆银行在服务实体经济、深化金融改革、防控化解金融风险等方面还有不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不够到位等问题。该巡视组组长还表示,巡视组还收到反映一些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已按有关规定移交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等有关方面处理。可见,舒静的落马已有先兆,也让市场对其内部管控情况感到担忧。


  此外,作为在重庆农商行任职副行长超8年的舒静,其的薪酬并不低。2023年度报告数据显示,舒静在重庆农商行的税前薪酬达到49.83万元,另外还持有该行3.93万股股票。


  实际上,渝农商行在近两年营收持续下滑的困局下,高管薪酬却不降反升。数据显示,2021年-2023年,该行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包含已离职人员)的总计税前薪酬分别为506.13万元、513.23万元及528.42万元。可见,近三年重庆农商行一众高管的薪资每年是在提升的。


  合规经营方面,近年来,渝农商行频频因为信贷违规被监管处罚,处罚事由基本包括了贷款流程的各个阶段,如“贷款‘三查’不尽职”“监控不力贷款资金被挪用”“贷后管理不到位”等。5月6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万州监管分局开具的一张罚单显示,重庆农商行万州分行因贷款“三查”不到位被罚款3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至今,因合规问题频繁受到监管机构的严厉处罚,包括掩盖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指标虚假等多项违规行为,合计被处罚金额超2000万元。


  其中,在2022年11月,重庆农商行更是收到了千万级罚单,被罚款金额高达1285万元。被罚原因,事涉掩盖不良贷款、贷款审查审批及贷后管理不尽职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


  (记者 罗雪峰 财经研究员 周子章)


责任编辑:周子章

渝农商行

农商行

银行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