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商圈变“知识游乐场” 金融机构摆摊教防骗
2025-09-19 09:16:10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近日,北京金融街购物中心广场人头攒动,一场别开生面的“金融集市”在这里举办,包括银行、保险、证券等在内的28家金融机构在此设置展台,它们通过趣味游戏、有奖问答、知识讲解等方式,让现场群众深入了解金融行业、学习金融知识。该“金融集市”是北京金融监管局等开展的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之一。


  9月15日至21日,金融监管总局牵头,联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共同举办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多地金融监管部门及金融机构积极组织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帮助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理性选择金融产品,远离虚假宣传、非法中介、非法金融和电信诈骗等活动侵害。


  聚焦四方面重点内容


  北京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金融集市”活动共设置两个会场。其中,金融街购物中心会场在传统展区的基础上,创新策划主题专区、机构展台、视频展播、“金融午市夜市”等特色布置或活动,通过视频展播、节目表演、互动问答、金融夜市等多样化互动环节与特色化节目,提供金融便民服务,增强公众参与感与知识获得感。


  据了解,此次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为期一周,以“保障金融权益助力美好生活”为主题,围绕“为民办实事,提升服务水平;规范营销行为,强化适当性管理;抵制非法中介,维护金融秩序;防范电信诈骗,保护财产安全”等四方面,汇聚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社会媒体等多方力量,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分人群、有侧重的金融教育宣传。


  多地金融监管部门积极部署,以多种形式开展宣教活动。比如,天津金融监管局通过漫画、长图、短视频等开展“以案说险”风险提示,提升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河南金融监管局联合省农业农村厅开展惠农政策普及活动,联合省公安厅开展金融安全进万家活动,联合团省委、少工委面向青少年开设“校园+线上+行业+社会”四个课堂,讲好“开学第一课”。


  防范“黑灰产”侵害


  此次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的重点内容之一为提示提醒防范互联网贷款乱象、金融领域“黑灰产”侵害。在金融教育宣传周启动当天,金融监管总局、公安部联合发布第一批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典型案例,包括宁某等人包装“职业背债人”实施贷款诈骗、信用卡诈骗案;林某某、马某某等人以“代理退保”名义实施敲诈勒索案。


  针对“债务优化”“职业背债”“保单升级”“退旧保新”等陷阱,多地金融监管部门发布风险提示,向金融消费者揭示相关陷阱套路,提示消费者选择正规渠道办理业务、遇到问题时通过正规渠道解决纠纷,防范非法中介侵害,依法理性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比如,江西省公安厅、江西金融监管局提示,消费者要根据自身金融服务需求,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办理金融业务,可通过监管部门官方网站查询相关许可证信息,审慎判断相关经营主体是否具备金融业务资质;可通过微信小程序“金融产品查询平台”,金融机构官网、官方App或拨打官方客服热线验证产品真实性。


  构建立体宣教矩阵


  多家金融机构创新宣教模式,形成了多维度、广覆盖的“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矩阵。


  在线上,平安人寿、友邦人寿、人保寿险等多家保险机构推出“高管讲消保”等专栏,以公司高管亲自发声的形式,围绕与金融消费者切身利益相关的热点话题,向消费者普及金融知识。


  在线下,中国人寿全面推进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校园、进商圈的“五进入”宣传行动,根据不同金融服务场景定制专属宣传方案;农银人寿充分利用社区“网格化”管理等多种方式,开展“风险提示送上门”行动,让金融安全融入百姓生活,创新推出NFC互动工具“浓情好服务碰碰更贴心”,让消保专区金融知识触手可及。


  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付万军在金融教育宣传周启动仪式上表示,下一阶段,金融监管总局将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金融宣教再往前端走一些、离消费者更近一些,逐步构建起消费场景全覆盖、传播渠道全覆盖、受众群体全覆盖的宣传教育格局。


责任编辑:周子章

金融机构

教防骗

银行

反诈宣传

金融教育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