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不良转让市场升温 行业探索高效处置新路径
2025-11-21 11:08:30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近期,信用卡透支类不良资产转让市场活跃度提升。据统计,11月以来银登中心已发布23条信用卡透支类个人不良贷款转让公告。记者梳理发现,当前市场呈现鲜明新趋势:部分银行开始探索转让平均逾期天数仅半年左右的超短账龄资产包。此外,未诉不良资产占比较高。


  业内人士认为,不良资产批量转让已成为银行处置零售不良资产的重要模式,未来可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引入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个人投资者参与;同时,注重科技赋能,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对不良资产的回收率、处置周期进行更精准的预测,实现风险的有效防控。


  转让活跃


  记者统计发现,截至11月20日,11月以来银登中心挂出的信用卡透支类的个人不良贷款转让公告达23条,其中平安银行较为活跃,发布了9条信用卡不良资产转让公告。


  从单个不良资产包转让规模来看,未偿本息总额从几千万元到几十亿元不等。其中,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发布的2025年第6期个人不良贷款(信用卡透支)转让项目公告显示,该笔资产包未偿还本息总额51.42亿元,其中未偿利息包括利息及信用卡年费、刷卡手续费、取现手续费等费用,该资产包涉及14.78万户借款人的14.84万笔资产,均为未诉资产。


  从信用卡透支类不良资产包的逾期时间来看,多数在1500天以上,部分资产包逾期天数达2400余天,也就是长达逾6年之久。但记者也发现,部分国有大行开始尝试缩短信用卡不良资产的处置周期。例如,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近日发布的信用卡透支相关不良资产转让公告显示,相关不良资产包加权平均逾期天数为638.22天;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近期发布的今年第4期信用卡透支类不良资产包的加权平均逾期天数仅为189.52天,远低于行业常见的逾期天数。


  根据《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的五级风险分类标准,逾期超过90天的债权被归为不良资产。


  未诉资产占比高


  记者了解到,个人不良贷款转让业务正在向短账龄项目倾斜,这类资产因逾期时间较短,债务人失联率较低,催收难度和成本相对可控,因此在转让时可能获得更高的折扣率。


  银登中心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逾期账龄与折扣率直接相关。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逾期账龄在1年以下的资产平均折扣率为12.6%,而账龄在5年以上的资产平均折扣率仅为1.8%。


  在信用卡透支类不良资产转让中,未诉资产比重有所上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不良贷款处置节奏。例如,平安银行于11月4日发布的5条转让公告中,不良资产共有32703笔,其中仅有7笔为已诉。记者梳理多家银行诉讼较多的资产包,发现诉讼比例也未超过20%。


  “信用类个贷在互联网法院立案很困难,加之消费信贷的诉讼量大、诉讼周期长,且司法机关的诉讼处理效率有待提高,不良资产一旦进入诉讼环节对人力成本、时间成本的消耗很大。”某股份行北京分行法保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加强不良资产价值管理能力


  “近年来,资产批量转让已成为零售不良资产处置的主要模式。”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表示。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金融团队认为,目前包括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信用卡贷款和个人经营性贷款在内的各类型零售贷款不良率都在上升,零售风险正在暴露当中。其中,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自2024年以来有小幅上升趋势,近几年信用卡贷款不良率持续上升。不过,从斜率来看上升趋势有所放缓。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批量转让业务主要集中于信用类资产,而抵押类资产的处置仍面临较多限制,建议研究将抵押类资产纳入批量转让试点范围,允许具备丰富的业务经验、衔接顺畅、贷后管理有效的机构先行先试。同时可引入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个人投资者参与,提升市场活力。银行应加强不良资产价值管理能力,联合AMC等机构设计债务重组、资产剥离、引入战投等综合方案;注重科技赋能,可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对不良资产的回收率、处置周期进行更精准的预测,有效防控风险。


责任编辑:周子章

信用卡

不良转让

银行

记者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