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片加载失败
  2. 发现网>时尚 > 正文
假领头”回归,纽扣能定位,缝缝补补成时尚!
2020-07-21 15:59:49
文章来源
文汇报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件衣服缝缝补补很平常——对衣物的再利用,是为了让匮乏的日子不那么难过。但现在,可持续时尚正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买单的原因。”这个学期,在东华大学职业制服研究所主任曹霄洁的课堂上,“可持续时尚”成为了大学生们热衷讨论的话题。

  

  图为1979年北京“天坛商品交易会”上选购风衣的青年男女。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我国人均纤维消费量仅有2.9公斤,1990年时我国人均纤维消费量只有4公斤,而到今年,我国的人均纤维年消费量将超过20公斤。40多年时间,纤维消费量增长了近7倍。仅从这个数字,就能清晰感受到快速发展的经济给国人的日常衣着带来的巨变。

  

  当然,今天的人们对于衣的消费追求,已不仅仅是“量”的消费,从款式、面料、功能,再到服装中的情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衣”中清晰可见。

  

  

    图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全家福

  

  40年衣着开支变化:从个位数到四位数

  

  在复旦大学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心,收藏着全国各地在过去几十年间的生活生产资料,其中有本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个上海青年写下的记账本:当时一家人的衣着开支,一年只有几元钱,最多时也就两位数。而到2010年,同样的账本,一年的衣着开支将近两千元。

  

  国家统计局2018年公布的数据亦显示,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人均衣着支出增长均超40倍。

  

  家庭衣着开支的增加,印证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用曹霄洁的话说,“有钱,还得买得到东西。”

  

  进入80年代之后,服装有了更多的变化,图为当时的摩登女郎。

  

  几天前,曹霄洁接待了一批外省市的服装企业,他们专程前来咨询下一季的服饰流行趋势。

  

  这勾起了曹霄洁的回忆:2002年,她还在东华大学读服装设计专业研究生时,曾和导师一起接待过不少来寻求合作的服装企业。当时,企业最大的诉求是“你们画的图稿好,请帮我们出个款”。

  

  “那时,我常常怀疑自己的专业。生产服装的企业连设计图纸都拿不出,还怎么可能诞生出我们自己的知名服饰品牌呢!”2004年,曹霄洁留校任教,成为东华大学的青年教师。往后这些年,她慢慢发现,来找她和同事们合作的服装企业诉求变了——开始关注品牌构建。

  

  曹霄洁的导师是中国第一代服装设计师刘晓刚。在业内,刘晓刚有一个论断被不少人铭记至今:只有国家的综合实力强大了,这个国家的时尚潮流,才有可能被国际时尚主流认可。

  

  一件衣服的“生命旅程”:从“吃光榨干”到循环再生

  

  2019年,东华大学教授王华平因实现了废旧聚酯纤维回收再生技术的突破而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废旧聚酯纤维,大多来自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服装或家纺制品。王华平自己都没想到,短短几十年,研究方向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纺织业迈入了建设新时期。

  

  上世纪80年代王华平加入东华大学的化学纤维工程研究所时,中国才刚刚实现合成纤维国产化没多久。“那时候,我们基本上没有什么可回收的纤维。”同一时期,“的确良”是老百姓眼中的“高级货”。在很多家庭,衣服要经过几道轮回:大人衣服穿旧了改小给孩子穿,大孩子穿不下了再给弟弟妹妹;衣服实在破到不能补了,就做成鞋底或尿布……总之,每一块布料都在缝缝补补中被“吃光榨干”,谈不上回收。

  

  2000年前后,王华平和同行实现了超细纤维、高导湿和超仿棉纤维等面料生产的完全国产化,并让这些“中国产品”也被作为业内公认的“标样”,被全世界各大服装品牌选用。随着这些高档纤维年的消耗量从5万吨增长到如今的100万吨,王化平在10年前的攻关项目变成了废旧衣物纤维的回收再利用,近十年完成攻关,如今仍然在不断升级推进。

  

  衣物的循环再生,不仅体现在技术上,也在跟随着时尚潮流一路奔涌。如今在时尚杂志上屡屡“霸版”的本土品牌“之禾”,主打的理念就是纯天然、环保和可持续。而曹霄洁曾经的老师在几年前开创的本土品牌KleeKlee同样也主打“可持续”牌,这家开在安福路上的品牌店也备受追捧。曹霄洁说,即便是国产运动品牌,衣服回收再造也已是常见的技术。

  

  2000年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着服饰进入国际化流行时期。

  

  衣的“进化”正加速:把新科技做进衣服里

  

  说到服饰的进步,一些不太起眼的“零部件”,也蕴藏着不少故事。一颗看似普通的纽扣,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儿童、老人的防走失“神器”。记者打开某知名购物网站发现,这种具备远程定位的纽扣,月销量上千。

  

  “很多新科技,现在都能做进衣服里。融合智能穿戴技术,这将成为服装行业的下一个‘风口’。”从最初仅限于保温和蔽体的基本功能,到如今小小一枚纽扣可以监测穿戴者的心跳、血压等健康指标,王华平预判,未来,服饰将“进化”成比智能手环更方便的健康管理器。

  

  现在,设计师在衣服内部嵌入特制记忆合金及辅助制动器,衣服即可变换造型、图案和形状。

  

  从穿得暖到穿得美,再到如今追求穿得更智能,不过就是在这40年之间。

  

  许多老上海或许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保暖内衣是“爆款”,但买回家里后,孩子不爱穿,常被嫌弃臃肿又厚重。而现在,正流行的吸湿发热针织打底衫轻薄如T恤,穿上后体感温度能快速上升1到2°C,既保暖又显瘦。

  

  “随着功能性纤维、针织面料加工工艺的突破,我们的衣着质感更好,设计也更时尚。现在,针织服装已占据我国服装行业的半壁江山。”东华大学纺织学院针织与服装工程系教授张佩华多年从事针织面料产品开发与服用性能研究。在她眼里,衣的“进化”正在加速。

  

  

   “针织变色科技旗袍”会随着环境温度改变变色。

  

  放眼望去,如今的市场上,吸湿、透气、排汗的针织衫比比皆是,夏天可以“自动降温”;弹性上佳的针织面料,不但适用于贴身衣物,也能做出挺括有型的外套。按照张佩华的观察,与医疗健康相融合的功能性服饰眼下正快速发展,“穿”出健康,理想离现实的距离越来越近。


责任编辑:任雅馨

时尚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 京ICP备05049267号

  • 京ICP备05049267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63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