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管理难题 打破“规模大收益降”怪圈
2020-06-30 08:17:51
文章来源
上海证券报

  基金行业正在出现一些新变化。据统计,随着爆款基金的持续涌现,目前管理总规模超过100亿元(含合管基金)的基金经理共有54位,合计管理规模已经超过1万亿元。

  

  面对不断膨胀的管理规模,基金经理容易陷入“业绩好,市场关注,基金规模暴增,基金管理难度增大,基金业绩下滑”的怪圈。不过,随着资产管理行业的不断成熟,基金公司逐渐找到了应对策略:一是提供足够大的策略容量,二是基金经理自身调整管理策略,三是加强投研团队建设。

  

  “百亿级”基金经理多达54位

  

  今年以来基金发行市场火热,权益基金更是表现突出,成为各大基金公司竞逐的主战场。

  

  “百亿级”基金经理俱乐部持续扩容。Choice数据显示,管理基金总规模超过100亿元(含合管基金)的基金经理有54位,合计管理规模超过1万亿元。

  

  从所属基金公司来看,培养出“百亿级”基金经理最多的公司分别为汇添富基金、易方达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和中欧基金。截至今年一季度,管理规模超过了100亿元的基金经理,汇添富基金有7位,易方达有5位,交银施罗德基金和中欧基金各有4位。

  

  从管理规模来看,有17位基金经理管理规模超过200亿元,他们主要是大型基金公司的明星基金经理——强者恒强成为基金行业的真实写照。

  

  某业内人士提到,“百亿级”基金经理不断涌现,也和基金公司做大规模的战略有关。刚开始基金经理不太出名时,处于“黑马”阶段,随后通过做出较高的超额收益,吸引眼球被市场认可,基金公司借机顺势发新基金,出现爆款。

  

  “这样基金经理就变成了一匹‘白马’。当一个人管理规模很大时,就减少发新基金和宣传,让基金经理安心做出稳健收益。基金公司的精力则会放在下一个人身上,培养更年轻、有实力的基金经理,整个培养过程是相同的。”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待打破的“规模大收益降”怪圈

  

  基金规模持续扩张,对基金经理来讲是把双刃剑,容易陷入“业绩好,市场关注,基金规模暴增,基金管理难度增大,基金业绩下滑”的怪圈。

  

  一位基金研究人士表示,规模做大之后,对业绩产生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公募基金有“双十”规则。如果50亿元的规模,找30只至40只股票就可以进行配置,做出超额收益。而规模做到100亿元至200亿元后,就得找50只至100只股票来进行配置。要做出超额收益,往往需要集中配置,找100只股票做出超额收益的难度肯定比找30只股票做出超额收益要大很多。

  

  一位公募人士表示,基金经理还存在能力边界的问题。据悉,在对某只股票透彻研究的前提下,基金经理一般只能覆盖50只至80只股票。如果基金规模很大,就会倾向于做指数化配置,配置之后,业绩反而趋向市场平均水平。

  

  大成基金王群航表示,对于“百亿级”基金经理来讲,一是要看其单只基金的规模,二是要看在“一拖多”背景下,其管理的多只基金合计规模,并且要看是单独管理还是合作管理,要关注基金经理的管理权限有多大。基金经理管理规模的天花板,要从两个角度来看:一是基金经理所管理的基金规模;二是所管理基金的投资范围以及基础市场行情的风口。

  

  “百亿级”基金如何维持业绩的稳定性?上述基金研究人士提到,业内一位明星基金经理在管理规模超过200亿元后,策略就出现了变化。规模小的时候,基金经理往往能够做出大幅超额收益,但规模做大之后,策略就会转向稳健收益,力求每年排名在前1/3,通过复利效应做出长期业绩。

  

  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近日表示,大规模资金的良性运作,最核心的要素莫过于足够深度的研究。因此,研究团队的强大与否,就成为制胜的关键。

  

  安信基金表示,从基金公司持续经营的角度考虑,如何维持基金的业绩、维护持有人的利益,使持有人与公司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涉及基金公司的长期投资能力建设,这一点对于基金公司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而投资能力建设包含投资理念、投资团队、合规风控等多方面内容。

责任编辑:谢鑫蕊

管理

规模

收益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 京ICP备05049267号

  • 京ICP备05049267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63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