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公募实施二次首发 为基金销售再添一把火
2021-05-31 09:28:44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

  新基金发行开始回暖,部分公募也开始对老基金实施“二次首发”,为基金销售再添一把火。近日,多家基金公司推出绩优基金“二次首发”,效果不错。

  多位业内人士对此表示,“二次首发”代表了基金销售市场重视保有量规模、看重持续营销的发展方向,未来有望成为基金销售市场的一种常态。

  多家公募实施二次首发

  助力绩优基金“长大”

  绩优基金越来越成为基金公司的营销重点。近期,部分公募陆续推出绩优基金“二次首发”。比如中邮基金旗下的中邮优享一年定开、工银瑞信基金旗下的工银聚和一年定开,都在近期打开申购后实施“二次首发”,部分公募还是旗下首只基金“尝鲜”二次首发。

  北京一家公募市场部人士对记者表示,他所在公司针对“固收+”产品正在实施“二次首发”,每天大约有1亿资金净流入,希望能达成二、三十亿的目标。

  所谓“二次首发”,是以首发的激励机制对已发行产品进行短期重点营销,属于持续营销的一种。

  中邮创业基金营销部副总经理郑重表示,从销售的推动形式上,二次首发和首发、持续营销没有本质区别。但在销售策略的定位上,二次首发集合了首发和持营的优势:档期集中,可以享受代销机构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政策的加持,基金公司也会集中投入投教和宣讲培训,配合二次首发;在产品选择上,二次首发肯定是拿出业绩优秀的基金,会有较好的产品营销效果。

  上述公募市场部人士透露,二次首发与基金首发、持续营销相比,主要体现在渠道销售的激励政策不同:首发的激励最高,二次首发次之,持营相对较低。“在激励方面,为配合二次首发,基金公司会适当调整代销渠道管理费的分配比例,比如把尾随佣金从平常的35%提升为45%,为基金营销开展集中的加持政策。”

  谈及各家公募陆续开展绩优基金二次首发的现象,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可以解决绩优基金“长不大”的问题。

  “二次首发能解决部分绩优基金长不大的问题。”上述公募市场部人士表示,比如公司的部分基金长期业绩优秀,但规模却不到2个亿,通过二次首发,给绩优基金带来更多曝光的机会,将绩优老基金的规模做大。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负责人刘亦千认为,二次首发相比持续营销激励力度更大,能更有效推广老产品,解决产品业绩虽好但由于关注度不够而规模上不去的问题。

  郑重补充说,如果新发基金没有较好的销售档期或缺乏适合的产品批文,基金公司会选择历史业绩较好的老基金做二次首发,以解决日常的营销需求;另一方面,部分公募在代销机构发行新基金,如果产品类型、策略与市场环境的匹配程度较低,在销售档期及激励政策上的议价能力不够强,二次首发也会是不错的选择。

  二次首发效果较好

  有望成为市场常态

  去年以来,富国内需增长混合、交银内核驱动混合、工银瑞信新金融等绩优基金陆续完成了二次首发。

  在长期业绩较好、渠道激励政策的加持下,绩优基金的二次首发效果良好,多只成为爆款,比如宝盈人工智能股票基金、前海开源沪港深精选等二次首发募集规模高达50亿元左右,二次首发也逐渐成为不少公募加强持续营销的重要途径。

  多位行业人士判断,“二次首发”代表了基金销售市场重视保有量规模,看重老基金持营的方向,未来可能成为市场的常态,但短期内还无法取代新发基金。

  郑重表示,虽然二次首发整体效果较好,但不会替代新基金发行。一是新基金可以根据现阶段市场的规律和变化,推出新的策略和创新品种,抢占市场投资热点,老基金则无法做到这一点;第二,基金新发仍是基金公司最重要的销售指标,通过新发基金的数量和规模抢占市场份额。而二次首发条件较为苛刻,只能作为阶段性销售的替代方案。

  郑重透露,从基金公司角度来讲,挑选二次首发产品的标准非常严格,一是会考虑与渠道过往的合作情况,选择在销售端合作比较紧密的机构;二是产品过往的历史业绩要足够优秀,同时要有规模扩充的预期;三是要考虑二次首发产品与渠道客群的适配度,比如公司最近正在进行二次首发的“固收+”产品,会选择稳健类客群为主的代销渠道。

  “我们筛选这类基金,一是历史业绩好,持续受到渠道、客户认可的产品;二是基金规模不能太大;三是要是进入开放期的定开型封闭式基金。”上述公募市场部人士也透露了公司对“二次首发”基金的严苛要求。

  在这位公募市场部人士看来,二次首发减少了资源的消耗,又有利于缓解行业“赎旧买新”现象,兴全、中欧等绩优公募在首发基金上的克制,也让同行看到了可学习的成功案例。

  刘亦千分析,二次首发产品具有可供参考的历史业绩,相对首发产品,不可预知风险更低。但这个优点往往在销售时看不出什么效果,主要是首发产品在发行时净值不会波动,对投资者而言想象空间更大。另外,一些二次首发产品的激励力度要低于首发产品。因此,部分产品二次首发后份额增长并不明显。

  “随着基金数量的增加,基金公司的管理成本也在不断上升,对基金公司而言,通过二次首发来推动规模增长可能更具持续性,在未来很有可能成为主流。”刘亦千说。

责任编辑:陈康利

二次首发

基金销售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