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价格走低重压两桶油
2020-04-21 08:48:17
文章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截至记者发稿时,即将交货的WTI原油5月合约跌破13美元/桶,日内跌幅扩大至近30%,为1999年3月以来最低。

  

  此前沙特与俄罗斯达成的石油减产协议几乎未能对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需求骤降产生积极影响,并且市场担心石油供货商很快将会无足够空间存储石油。

  

  国内石油上下游产业链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中石油董事长戴厚良4月16日在公司内部的提质增效动员推进会上指出,尽管公司各项工作总体运行平稳,但新冠肺炎疫情和油价暴跌“两只黑天鹅”叠加而至,对油气市场供应端和需求端造成双重挤压,集团公司生产经营受到的冲击前所未有。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第一财经表示,如果长期低油价,那么对石油产业链的挑战将是前所未有的。“国内的原油桶成本应该在40美元以上,所以说对于三桶油,特别是对中石油、中海油影响很大,中石化相对还好,因为它的中下游产业占比较大。”

  

  而对于石油产业链来说,低油价则基本是负面影响,产业链的相关投资会减少,接下来一段时间的业绩不容乐观。

  

  隆众资讯分析师李春艳告诉第一财经,虽然理论上原油下跌,产业链上公司的成本会有所下降,但由于原油储备和生产有一个时间周期,地炼现在生产使用的还是3月份价格的原油,因此成本相对现在的市场价而言居于高位。

  

  “虽然油价持续走低,成本下降,但批发端受消息面影响,也是利空居多。”李春艳说道,炼厂生产出来的产品主要是经过销售公司,销售公司有批发环节和零售环节,目前原油走低,批发端的负面冲击也较大。

  

  林伯强认为,如果油价长期低位运行,国内一些成本较高的原油产业链公司的生存将变得非常艰难,后续政府可能需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投资往上游的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走。

  

  不过,石油专家、金联创执行副总裁刘心田表示低油价常态化在短期内对中国来说是利大于弊,“中国作为最先走出疫情的主要经济体,目前掌握着原油需求命脉的主动权,可以利用低油价做好进口及储备的工作。但长期的低油价同样也会影响到原油下游产业链的需求、发展和出口,因此需要及时调整好操作节奏。”

  

  金联创高级分析师奚佳蕊指出:“当下摆在原油市场面前的主要有3个方面的矛盾点:第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何时出现拐点?第二,减产力度能否继续扩大,并覆盖需求缩水幅度?第三,减产的执行力能否到位?”

  

  由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何时出现拐点难以预测,因而市场将希望寄托于第二、第三点上。然而,奚佳蕊分析认为,原油减产的幅度与需求缩水的幅度并不成正比,甚至仅占到一半。

  

  在接下来的5、6月份,全球原油的减产量可达到1340万桶/日,占全球原油总供应量(以美国能源信息署3月份的全球原油供应量为基数)的13%。而全球原油的需求情况,不同机构对于原油需求缩水的预期各不相同,主流减少量在2000万~3500万桶/日,以中间值2750万桶/日计,缩水部分占全球原油需求量的28%。

  

  由此可见,今年上半年原油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将达到近几年来最严峻的阶段。面对此困局,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将减产数量提升到与需求萎缩量同样的高度,才能重新达成原油市场平衡的局面。

  

  “如果在6月10日会议前,原油市场仍未接收到此次减产所带来的提振作用,那么有很大可能将在6月份迎来更大规模的减产行动,届时或为原油市场注入新的动力。”奚佳蕊说。

  

  此外,除了沙特和俄罗斯,其余各国对于减产的具体数据基本采取“闭口不谈”的姿态,尤其是G20的减产份额多为预估值。这说明各国的减产意志并不十分坚定,并且想为自己留有减产的调整空间。

  

  而OPEC的减产“掺水”也有先例。OPEC自2016年11月底达成减产协议以来,其原油产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并未真正回落,基本保持在31万桶/日的上方,一直到了2018年11月份才出现实质性的回落。

  

  此次的减产可谓是在“难产”状态下诞生的产物,因此即便产油国们初步达成了减产协议,其执行力仍被质疑,减产能否达到预期作用,还需观察后续减产落地的具体情况。


责任编辑:左星月

原油

期货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 京ICP备05049267号

  • 京ICP备05049267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63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