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片加载失败
  2. 发现网>健康 > 正文
常态化下的免疫接种持久战
2020-07-31 11:13:17
文章来源
健康报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公共卫生体系是一次大考,作为公卫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免疫规划工作也同样面临严峻挑战。当前,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阶段,如何在这一阶段做好免疫规划工作,既是业界关心的话题,也是各级疾控机构亟待破解的难点。


  记者采访部分省市相关机构负责人后发现,各地在加强常态化防控措施的基础上,通过延长接种门诊时间、强化线上预约等方式,稳步推进疫苗补种工作。另一方面,全球新冠疫情仍持续蔓延,输入病例时有发生。在这一形势下,免疫规划工作也需作出相应调整,适应常态化防控的需要。


  补种工作稳步推进


平方米,是天津市河东区大王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的实测面积。


  以往,每周一至周六的上午,都会有80名~100名婴幼儿在此接种疫苗。上午3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有近300人汇聚在这132平方米的地方。


  “疫情发生以来,接种人数显著下降。”该中心院长邱鸿春说,根据疫情防控需要,需降低接种门诊的人流密度,该中心将10分钟作为一个时间间隔,一个小时内只能有6名儿童在门诊接种疫苗,算上家长,每小时接待人数不超过20人,相比以往,人流量大大减少,“这样也可以保证留观时不会出现人员拥挤的情况”。


  人流密度降低了,但接种总量仍摆在那里,为此,邱鸿春和同事们延长了工作时长。“现在每周一到周六全天,早8点到晚8点提供接种服务。”邱鸿春说,“目前补种工作已基本完成。”


  “疫情对免疫规划工作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疫苗迟种,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层面及早部署。”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研究员安志杰说,今年1月~2月,疫情较为严重时,部分地区根据防控需要,暂停或调整了当地预防接种工作安排。3月中旬,疫情防控呈现积极向好态势,各地复工复产有序展开。此时,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关于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面有序开展预防接种工作的通知》。随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疫苗迟种补种技术方案》,指导各地科学有序开展补种等相关工作。


  “疫情期间,北京的免疫接种工作也受到一定影响。”在近日由健康报社主办、全国疾控宣传服务平台承办、华北制药金坦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公益支持的“公卫有话说”直播系列“疫苗与免疫科普视频访谈栏目”第二期线上活动中,北京市疾控中心免疫预防所所长吴疆坦言。


  吴疆表示,根据统计,今年1月~3月,北京市接种人数比去年同期明显下降,“采取了微信公众号、网站、电话等预约方式,适当延长了部分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时间,但北京市所有预防接种单位都没有停止接种工作。”


  多措并举保障接种安全


  在河北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管理所所长张振国看来,防控常态化下,免疫接种工作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接种疫苗能够保护儿童健康,使受种者能够预防疫苗所针对的疾病,同时,保护儿童不患相应的疾病、少生病,增强儿童抵抗力。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预防接种,降低儿童发热病例。“如果减少了发病,就能够减少就诊和住院,也减少了陪护人员;相应地,还减少了人群聚集,更减少了对医疗资源的占用。”张振国说。


  “为做好常态化防控下疫苗接种工作,也采取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张振国说,接种门诊要保持环境清洁,加强通风,做好消毒工作,特别是严格落实独立区域和专用通道,避免与其他科室和就医者进行接触。对于不能与其他科室分开的,要加紧改造,“在这一疫情防控的特殊情况下,要求接种单位在预约时,优先安排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


  张振国表示,接种单位要配备手消毒剂和测温装置。对于接种人员,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比如,配套口罩、工作服、工作帽、手套等,工作人员实施接种前后均使用免洗手消毒剂进行消毒,做好手卫生;接种完成后,与受种者预约下次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并告知受种者或其监护人进行30分钟的留观。接种单位要合理安排空间,避免人员在留观时拥挤。


  “因受新冠疫情影响,黑龙江省的预防接种工作也受到一定影响。”黑龙江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副所长高士锐介绍,为此,黑龙江大部分接种点每天都延长了接种服务的时间,周末也提供预防接种服务。黑龙江省近些年出生率降低,目前一年新生儿大约在16万名左右,所以,以前部分预防接种门诊只提供半天接种服务。“常态化防控阶段,要求改变既往的服务方式,提供全天预防接种服务。同时,统筹疫苗补种原则,建议一次接种多种疫苗,免疫规划和非免疫规划疫苗可同时不同部位接种,减少前往门诊的次数。”


  信息化作用凸显


  多位专家表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信息化建设为解决预防接种工作难点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通过预约接种时间等方式,合理安排开诊时间,减少了接种排队时间,避免人群聚集。


  “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可以将各地接种信息及时共享,部分省份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全程扫码接种。特别是通过预约,提前对接种工作进行安排,对疫情期间减少接种单位的聚集、提高接种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安志杰说。


  吴疆认为,疫情期间,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分时段预约,为北京持续提供预防接种服务打下了坚实基础,“尽管现在信息化建设尚未达到理想目标,比如,未实现不同时段分批接种不同针次等,但至少可以通过预约手段,实现特定时间接种,防止人群过度密集,解决了既往等候时间过长等问题”。


  高士锐表示,信息化建设是今年免疫规划领域的重点工作之一,原本计划全省在3月31号之前建成全程可追溯系统,但受疫情影响,相应工作有所延迟,全国各省市目前按照国家部署有序推进。


  “实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实现省内乃至全国各地接种情况联网。一旦全国层面实现联网后,就能够做到全国一盘棋,为实现精准接种服务打下坚实基础。”高士锐说,可以预见的是,实现了全程预防接种信息联网后,未来如果一个人接种了新冠疫苗,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显示这个人的接种记录,“如果能实现这一点,对疫情管控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常态化下仍有问题待破解


  “当前,全球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要把疫情防控当作一个持久战,预防接种工作也要适应这样的持久状态。”安志杰表示,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要对预防接种工作调整,用新的接种手段提升预防接种工作质量和接种水平。


  吴疆坦言,战“疫”是当前的头等大事,伴随而来的,是部分预防接种人员被抽调到一线抗疫,“像北京近期受疫情冲击,很多预防接种医生将80%的时间投入到流行病学调查,甚至消杀工作中,压缩了预防接种工作的时间”。


  今年秋冬季或将面临流感和新冠双重压力,预计流感疫苗的接种意愿会较往年有所提升,因此,如何在人力有限的情况下完成这一任务,是未来需要考虑的。“对北京而言,流感疫苗接种,肯定是特别繁重的任务,我们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吴疆说,比如,可能要进入学校进行群体性接种,那么,如何在新冠疫情下做好群体接种,是需要优先考虑到的问题。此外,流感疫苗接种可能会面临供货不足等情况,如何做好疫苗的供应保障,也需要提前谋划布局。


  吴疆表示,如果新冠疫苗研发成功,以灭活疫苗为例,目前的情况是需要接种两剂次,那么,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接种工作量,“流感疫苗只接种一剂次,而如果新冠需要两剂次,工作量则会翻倍”。


  另一方面,随着近些年HPV疫苗、带状疱疹疫苗陆续上市,成人免疫接种量不断上升。“目前常规预防接种几乎已是满负荷状态,很难有能力再去大规模提供成人接种服务。”吴疆建议,在人力有限的情况下,可考虑让临床医生特别是社区全科医生参与到预防接种工作中,“现在北京也正在按照这些思路提前谋划,包括如何在今冬明春做好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接种,如何让社区医生参与到流感疫苗接种当中来,都在进行研究和设计。”


责任编辑:任雅馨

免疫

持久战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 京ICP备05049267号

  • 京ICP备05049267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63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