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片加载失败
  2. 发现网>健康 > 正文
从抗疫家书体味中国人的纸短情长
2020-11-19 10:43:58
文章来源
北京日报

  “‘战火’烧到老家门前,这仗我不打,着实面对不了自己”,这是一位儿子写给父母的“请战誓言”;“妈妈希望你也能成为这样的人,让我们成为彼此的英雄”,这是一位母亲写给孩子的殷殷寄语……“致敬最美逆行者——抗疫家书展”昨日在中华世纪坛拉开帷幕。60余封家书,聚焦逆行“战士”及其家人,讲述身边的故事与感动,把我们再次带回那段荡气回肠的战疫时光。

  

  从“临发又开封”到“家书抵万金”,见信如晤,见字如面。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中国人的家书,少有豪言壮语,平凡文字背后,却蕴含着切切深情。战疫时刻,分秒必争,高强度的工作和精神压力之下,家书是最温馨的精神慰藉;疫情汹涌,“战士”逆行,前线战况让家人担忧牵挂,家书是最硬核的战斗宣言。一封封家书,激励着小家,感染着大家,激荡着磅礴的战疫力量。正如有论者所言,“家书的回归,让人们收获了真情和成长,也尽显中国传统书信文化的魅力,构成了一幕幕生动的抗疫生活史。”

  

  曾经很长时间里,家书都是维系家庭的纽带、传承家风的桥梁。但经过电邮时代,来到即时通讯时代,我们正与书信渐行渐远。键盘的敲击和屏幕的点戳,取代了鱼笺尺素,很多人已不记得上次提笔写字是在何时,更不用说修书一封。只是,手段的丰富、沟通的便捷,似乎并未带来情感的升华。家族微信群里的消息轰炸,却难有细细品味的内容和心境;视频通话随时“面对面”,但聊来聊去话题却可能越来越少。儿女情长、天伦之爱、手足深情,这些中国传统的家庭情愫,反而少了可触可感的郑重依托。

  

  有人将战疫家书形容为一次温暖的回归。的确,今天的我们,固然无需再回到“从前慢”的时代,但也不能丢失情感的涵养、文化的传承、价值的赓续。有一位网友写道,他参加工作后,辗转4个城市,换了7个住所,但有9封父亲写给他的信却一直带在身边,特别想家时,“就把那9封信按着时间顺序平铺在面前”读一遍。无数人曾在家书中收获亲情、收获力量、收获成长,今天,我们该怎样重写我们的家书、重塑我们的家风?从这个意义上说,抗疫家书展,不再是简单地回溯家书故事、重述家书情怀,以此为契机,引导更多人重拾家书,重拾家庭、家教、家风的力量,无疑是更温暖也更厚重的社会价值。


责任编辑:李惜

抗疫

家书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 京ICP备05049267号

  • 京ICP备05049267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63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