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礼:苦练内功,办好我们自己的学术期刊
2020-10-15 09:16:15
文章来源
中国科学报

“百甲十万,战役三月酣。江城生死皆好汉,数英雄独颜汗......”


第十六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上,获得“人民英雄”称号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带着这首他亲自填词的《清平乐人民才英雄》站上演讲台,作了《弘扬抗疫精神,发挥科技力量》的主旨报告。


“对于科技期刊我非常重视,我也是科技期刊的受益者。论文发表在什么期刊很重要,但实实在在的成果更重要。”报告中,张伯礼由抗疫科技成果谈到了对国内学术期刊建设的思考。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有两篇期刊论文对张伯礼来说非常重要。


2月18日,国内第一篇新冠肺炎临床论文出现在了《中医杂志》上。张伯礼带领的团队收集了1月15日到2月8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5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后,首度发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不但改善了症状、体征,控制了转重率,血液生化指标也呈现相应变化。


“文章从投稿到上线仅仅过了4天。我们之所以‘抢’着发,是因为当时的医务人员不知道这病能不能治、怎么治。”张伯礼坦言,“有了这篇文章,提振了医护人员的信心,大家心里踏实了一些,相信新冠肺炎可治、能治,因为数据就摆在这儿。”


就在国内疫情形式最为严峻的时候,国内外临床试验平台注册的有关COVID-19的临床研究方案多达300多项,问题是,究竟该用什么指标来进行疗效评价——哪些评价指标最有临床价值?哪些指标具有稳定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张伯礼团队最终遴选出了一系列最重要的临床评价指标,形成了新冠肺炎临床研究的核心指标集(COS-COVID)。研究论文第一时间发表在了工程综合类期刊Q1区期刊、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


张伯礼表示,通过这篇论文,中国科学家最先提出了新冠肺炎临床评价的金指标——重症转化率,并经世卫组织专家研讨认可。可就是这样一篇文章,一度遭到几个国际期刊的拒稿。


作为国内中医学科最有影响力的期刊《中医杂志》《中国中药杂志》《环球中医药杂志》《天津中医药》等刊物的主编,张伯礼始终相信,期刊是科技创新成果首发竞争的主战场,是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方法、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体系;记载和传播科学创造与发现是全世界科学共同体创办科技期刊的重要目的,代表了全世界科学共同体的共同价值导向。


他认为,中国科技期刊也是传承中国科技领域创新发展成果的重要载体,是引领复兴伟业大军的冲锋号角、是集结中华先进文化的宣传阵地,是中国科技创新思想和学术话语的忠实代表。


“中医药是我们的原创学科优势,也是我们具有中国文化的学术特色,但科研成果、学术观点在国外期刊发表却非常困难。”对此,张伯礼直言,如何练好内功,办好我们自己的杂志,是下一步中国学术期刊发展的重点。


他指出,首先需要培育中国核心科技期刊品牌;其次,要注重特色发展,特别是中国科技领先的方向和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领域;其三,一方面要注重国际合作交流,同时也要坚持对等原则。


责任编辑:刘利香

期刊论文

科技期刊品牌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 京ICP备05049267号

  • 京ICP备05049267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63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