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峰院士:我国滨海湿地修复规范亟待完善
2020-10-27 09:14:51
文章来源
中国科学报

“技术规范对于滨海湿地修复的成败非常重要,而由于规范缺失、理念滞后和监管不到位,出现了无效修复、过度工程化、高生态风险等问题。甚至涉嫌违规,打着生态修复旗号,实际上却在搞开发。”近日,在于深圳举行的2020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分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志峰指出。


他认为,没有规范和标准,就无法判断修复工程做的是否正确。


杨志峰所言的滨海湿地,生态多样性丰富,种类较多,包括红树林、盐沼、珊瑚礁、海草床等,可提供生物资源供应、水源涵养、水质净化、消浪护岸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


据了解,全球超过26亿人口居住在距海岸线100公里以内的河口海岸区,这里通常也是社会经济较发达的地方。在我国海岸带地区,占据全国约30%的大中城市,近20%的人口,约35%的GDP产值。


而由于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和自然变化带来的双重压力,海岸带出现了湿地面积减少、污染加剧、生态系统出现退化等一系列的问题。


“拿我国的围填海来说,20世纪50—60年代,主要是围海晒盐;60—70年代,主要是围垦种地;80—90年代,主要是围垦养殖;到了21世纪,则以工业开发和城市建设为主。这使得滨海湿地类型改变,面积减少,破碎化加剧。”杨志峰说。


他介绍,水能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较大比重,而由于大坝及水库建设,入海水沙通量减少,水盐平衡被打破,海水盐度上升,会造成海水倒灌、海岸和地下水侵蚀。“有这样一句话,‘今天之上海,明日之海上。’未来,上海可能会因为海水倒灌而变成‘海上’的城市。”


此外,水体污染、海平面上升、物种入侵等也是造成滨海湿地问题的重要因素。


为了修复滨海湿地生态,我国于1950年就开始摸索,2000年起进入快速发展期,主要针对盐沼、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砂质海岸、浅海水域等6种生态系统类型。杨志峰介绍,截至2016年,共实施修复工程1011项,颁布相关专业技术规范341项。


经过对我国典型修复项目的分析,杨志峰团队发现,南方地区滨海湿地生态修复开展地较广泛,北方主要集中在山东和辽宁两地。“修复类型也不平衡。针对红树林和滩涂的修复实践较多,盐沼、珊瑚礁、海草床退化严重但修复案例很少。”


“这一千多项修复工程的效果如何呢?大家说法不一。我们发现,在这些项目中,不太容易找到成功案例,很多地区出现反复修复的情况,长期来看还是退化。”杨志峰说,“问题在于,修复工程采用技术手段、技术规范和原则特别缺乏,甚至没有规范性的指导,工程上就做了。这让我们特别惊讶。”


据了解,在1011项修复工程中,有技术规范可循的工程有360余项,尚不足40%。修复技术规范对工程实践“不覆盖”。


在这360余项中,“大部分修复规范集中在监测评估阶段,而前期规划、具体实施以及后期适应性管理阶段缺乏规范,当前修复规范与修复技术阶段不匹配。”杨志峰说。


他指出,这给滨海湿地生态修复实践带来了不少问题:


不合理的扦插移植、围堤和火烧法防治互花米草等导致修复无效;硬化边坡岸线围护湿度、生态修复做成滨海形象工程和园林景观、简单铺沙和补沙的沙滩整治、引灌淡水从而将盐沼改为淡水湿地等过度工程化;出现以海湾整治的名义实施海砂开采、以改善景观名义非法占用海域、采用垃圾或有毒有害废弃物填补采砂坑等涉嫌违规的情况;采用非本地种实施增殖放流、引种无瓣海桑等外来种修复带来生态风险。


杨志峰认为,“应构建基于自然规律的科学修复措施,建设法律体系,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形成长期的综合管理和监测体系。”同时,要加强顶层设计,考虑大尺度流域-河口-近海及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提升河口海岸湿地整体生态功能。


责任编辑:刘利香

滨海湿地

修复工程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 京ICP备05049267号

  • 京ICP备05049267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63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