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月:打难打的“铁”,攻难攻的关
2021-05-07 10:14:19
文章来源
光明日报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孙明月说自己是个“铁匠”,不过他和同事们打的“铁”,是大国重器。

  百吨级的钢水浇注到锭模里形成钢锭,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金属凝固速度慢,液态与固态之间存在很大密度差,导致金属铸锭内部产生偏析缺陷,最终影响构件的性能。

  10年前,80后“打铁人”孙明月对解决这个世界难题提出大胆设想:“没有哪个宏伟的建筑物是用一块大石头雕刻出来的,都是一砖一瓦构建而成。那金属大构件,是不是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制造呢?”

  孙明月提出一个全新的“金属构筑成形技术”:把一块块尺寸小、均匀性好的金属板作为基材,像建房子一样摞起来,经过真空、焊接、加热,最终使多块金属完全结合在一起,通过以小制大,形制成均匀性良好的大型构件。

  设想变成现实,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孙明月遭受过很多质疑,但他始终坚信这项自主原创的技术,能够引领世界大锻件制造技术的发展。

  2015年10月,孙明月团队第一次用金属构筑成形技术制造出大型火电转子试验件。当经过探伤证明试验件无瑕疵时,压力的释放和巨大的喜悦让团队成员的眼泪夺眶而出。

  2019年3月,他们制作的世界上直径最大的金属“呼啦圈”,用在了四代核电机组上,这个超大型支承环,是核反应堆的安全屏障,没有任何焊缝,浑然一体,支撑着核反应堆7000吨的重量。这项研究成果入选“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2020年8月,孙明月获该年度陈嘉庚青年科学奖。


责任编辑:曹晖

孙明月

金属研究所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