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先:从落后空白到奋起直追 与“中国新药”共成长
2021-06-01 10:06:35
文章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原所长(1996年-2004年)陈凯先,用大半辈子见证了“中国新药”的崛起,“新中国刚成立时,我们生物医药领域的基础非常薄弱,经过几十年不懈努力,面貌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陈凯先说,今天中国在生物医药领域前进了一大步,“全世界每年获批上市的新药总数只有几十个,而2018年以来,中国自主创新药物每年都有十几个。”

  奋斗的足迹:看水泵的日子与看不懂的线性代数

  陈凯先出生于1945年,他说,他是中国翻天覆地变化的亲历者、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和受益者。他的小学阶段,正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当时中国尚贫穷、落后,“在学校教育和家庭、社会的影响下,我们从小就有个强烈的愿望,一定要努力报国,让国家强盛起来。”

  1962年,17岁的陈凯先以优异成绩被复旦大学物理二系录取,却意外被分配到放射化学专业,热爱物理的他就这样“误打误撞”进入化学领域。上世纪70年代,陈凯先到湖南中南制药厂工作,先是被派去看水泵,后来又到该厂化验室从事药品分析工作。

  回忆这段“看水泵的日子”,陈凯先说,“看水泵给了我一个学习英语的机会”。他利用身边两册《化学专业英语文选》,自学打下了专业英语的基础。

  1978年,中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陈凯先考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成为著名药物学家嵇汝运的研究生,就此踏上药学研究之路。为了开拓中国的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研究新领域,1978年,他到吉林大学,在中国量子化学奠基人唐敖庆先生的门下学习量子化学。说起第一节课,陈凯先记忆犹新:“当时讲授群论课的孙家钟老师走进课堂,一句话没讲,先在黑板上用英文出了一道线性代数的题目,我连题都看不懂,更谈不上会做,最后写了名字就交上去了。心里觉得非常难过,这是我在学习上最狼狈的一次。”课后,他马上到学校书店买了一本厚厚的《线性代数》,“白天听课,晚上自学,花了一个多月时间补上欠缺的数学基础。”

  成长中的中国药:致力创新、追赶国际

  20世纪70年代,“理性的药物设计”异军突起并蓬勃发展,成为引人注目的科学前沿。导师嵇汝运敏锐地发现当时国际药物研发的新趋势已从随机筛选逐渐向理性设计转变,于是果断给陈凯先选定了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研究方向,期望学生能为中国新药研发作贡献。

  1985年,陈凯先赴法国留学。他说,当时中国留学生聚会时,谈得最多的就是中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但我们并没有感到泄气,反而激起了想要报效祖国的决心。”

  后来,陈凯先留法归来,他的行李里有一台省吃俭用购买的计算机,他要用这台计算机来在中国开展药物设计领域的研究。

  回国以后,陈凯先组建自己的研究团队,培养和带领学生开展药物设计方法和软件技术研究、药物构效关系和作用机理研究、药物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计算机辅助新药发现和设计。他指导和参与的新药研究,已有多项进入临床研究阶段,有的已成功上市。

  此外,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新药研究和医药产业发展面临一个严峻的历史转折点。当时中国新药研发能力还相对薄弱,生产的药物大部分还是仿制国外产品。“伴随中国改革开放,我国积极推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就必须承诺遵守保护知识产权的义务。我们将不能像过去那样无偿仿制国外专利保护的药品。如果我们没有自主创新能力,就只能高价进口国外药品,或者等国外药品专利保护期满后再仿制。显然,这对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讲,压力不言而喻。”陈凯先说。

  严峻的压力倒逼中国加快推动自主创新。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实施了多个推动创新药物研究的重大科技项目。本世纪初,陈凯先撰写并联合100多位两院院士署名,向相关部门提出了“关于在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把‘创新药物研究’和‘中药现代化’整合为‘优先主题’和‘重大专项’的建议”,促使重大新药创制被列为中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助力推动中国新药研究和生物医药产业近1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

  通过陈凯先等一批科研人员的持续努力,中国在药物设计领域从几乎空白的状态,发展到今天在国际上已有相当大的影响。从仿制到创新,从跟随到崛起,一代“制药人”的中国“新药梦”正一步步地变成现实。


责任编辑:曹晖

陈凯先

中国新药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