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蔚、李雄耀、魏勇:青年学者投身深空要迈几道坎?
2021-06-22 10:06:06
文章来源
中国科学报

  目前,深空探测是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驱动力之一,而处于萌芽阶段的行星科学,则是推动我国向深空探测强国转变的关键因素之一。行星科学的前沿科学问题、深空探测的关键技术难题,急需青年学者投身其中、发挥才智、刻苦攻关。但是,我国行星科学和深空探测的未来不仅需要青年学者自身持续奋斗,还需要为其营造创新友好的发展环境。

  在笔者看来,目前,我国青年学者投身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事业仍存在4个方面的挑战。

  其一,青年学者的原创思想缺乏保护。

  深空探测任务的规划中原创思想至关重要,也往往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和论证,才能最终形成科学目标和探测计划。有些青年学者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中坚作用,但其新思想有时却因资历而被忽视,抑或是被他人“侵占”,这伤害了年轻学者参与深空探测的积极性。

  相对而言,在美国等深空探测强国,大到探测任务、小到科学载荷,约定俗成由原创思想的提出者(即便是资历尚浅的青年学者)担任首席科学家,这体现出很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但我国深空探测领域尚缺乏对原创思想的保护制度。例如,在任务征集阶段,收集科学家的想法之后,这些想法往往杳无音信,如石沉大海;部分思想即便被采纳,也不会注明原始思想的提出者。这是对原创精神的践踏,伤害了青年学者参与深空探测任务论证和规划的积极性。

  其二,传统学科设置不利于青年学者投身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

  科技资源的配置与学科设置密不可分,而传统的“数、理、化、天、地、生”六大理学基础学科已形成科技资源的固有配置模式。对于行星科学这样多学科融合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无论科研项目还是人才奖项,都无法与传统学科竞争,很难从固有分配模式的夹缝中争取到资源。

  青年学者正处于事业上升期,需要更多、更稳定的资源支撑其开展研究工作。行星科学受制于传统学科设置,较难获得科研所需资源,很多青年学者因此望而却步,这是青年学者投身行星科学的主要困难之一。

  其三,评价机制制约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领域青年学者成长。

  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是科学和技术的高度融合,既涵盖自然科学的主要学科,又涉及诸多工程技术,因而成果的表现形式多样,难以被指标化和形式化。同时,探测任务从论证到实施,研究周期长、合作范围广,需要青年学者潜下心进行长期研究和攻关,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短、平、快”的成果。

  现有的科研评价机制往往按年度考核,这更利于从事“短、平、快”的研究工作,而不能完全适应快速发展中的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领域研究工作,从而制约了该领域青年学者的成长。

  其四,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领域人才培养机制缺失。

  我国深空探测起步较晚,行星科学初具雏形,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至今,国内仅有有限的几所高校,如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大学等设置零星的相关课程,尚未建立完整的行星科学学科培养体系,青年学者后继乏力。

  此外,我国现有大部分行星科学领域青年学者是由地球科学和天文学领域“转行”而来,而深空探测领域青年学者主要由工程技术领域人才组成,二者在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领域所需的知识结构方面都存在“短板”和缺陷。“转行”之路并非我国行星科学发展的长久之计,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打通青年人通往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领域之路,使更多青年人才投身我国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研究,才是促进该领域发展的应有之义。

  针对青年学者投身该领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笔者提出4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首先,坚持科学引领,保护原创思想。在深空探测任务中要真正实现科学的引领作用,尊重原创思想是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借鉴美国等深空探测强国的成功经验,从探测任务构想到论证、立项,每一步都应明确每个人的贡献,形成制度,保护青年学者的知识产权。

  其次,加快行星科学一级学科建设。建设行星科学一级学科,是服务和支撑国家深空探测重大战略需求、赶超和引领自然科学发展潮流的重要举措。我国当前相关研究初具规模,人才年轻化、国际化,建设行星科学一级学科的时机已经成熟。已有15家大学或科研单位成立了名称带有“行星科学”的系所或独立研究机构。

  再次,完善评价机制。建立全面的、多元化的科研绩效评价标准,针对不同工作性质,进行有差异性的分类评价。例如,行星科学重在原始性创新,制定评价标准时应本着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指导思想,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鼓励“十年磨一剑”,引入中长期考评机制;深空探测工程的绩效评价则需要结合工程任务的需求,把关键技术创新的突破、重大工程的实现等要素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尽快做到有效合理配置科研资源,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最后,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系统的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教育体系,既涵盖行星科学相关的课程,也包括工程技术相关的课程。完善相关课程,培养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发展所需的综合性青年学者,并促进更多青年学者投身于这一领域,推动我国从行星科学大国向行星科学强国的跨越式发展。

  (杨蔚和魏勇单位为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雄耀单位为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原文刊登于《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年·第36卷·第5期,记者唐凤删节整理)


责任编辑:曹晖

杨蔚

李雄耀

魏勇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