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需大力发展科技金融
2022-11-01 09:31:26
文章来源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并强调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7%,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超7%。这意味着,我国科技事业正在发生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


  毫无疑问,推动科技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需要金融的强力支撑。如何发挥好资源配置作用、引导更多资金流入科创领域,是银行业金融机构面临的重要使命和时代课题。


  近年来,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体系化政策框架加速形成,旨在助力解决“卡脖子”难题。多地监管部门出台加快科技金融发展的相关举措,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加大对科创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同时,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科技金融领域投入力度也在持续增加。今年三季报显示,多家上市银行科技金融业务实现快速发展,并将“科技金融”确定为下半年公司业务发展的重点。


  所谓科技金融,是指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性安排。具体到银行业金融机构而言,发展科技金融则主要是指为支持科技创新而提供的包括信贷在内的一揽子金融支持举措。


  不过,需要看到的是,现阶段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仍存在一些挑战,尤为凸显的是间接融资为主的社会融资模式与科创企业的融资需求不匹配,银行信贷“重资产抵押”和科技企业“轻资产”“高风险”之间存在矛盾。


  因此,这就需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充分认识到科技金融的“特殊性”,改变传统金融服务思路和模式,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提升产品和服务的适配性。一是科技金融要“快”,通过金融支持的早参与、早服务、早培育,充分激活现代产业体系,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二是科技金融要“融”,科技创新需要银行集成投行、保险、租赁等综合金融服务,以新模式、新机制、新产品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差异化服务;三是科技金融要“久”,由于科技创新往往成本高、周期长、不确定性大,需要科技金融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为科研单位和科创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建立风险分担、商业可持续的长效机制,以发展的眼光与企业共同成长。


  那么,接下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科技金融应在哪些方面重点发力?


  首先,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聚焦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关键领域。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我国将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银行机构应把握经济增长动能升级的机遇,将信贷资源向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动能产业等国家重点战略领域倾斜。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新兴技术产业有着旺盛的融资需求,但在经营范畴、融资条件、风险特性等方面与传统产业存在着显著差异。因此,银行在自身供给侧也应积极创新,以投商行一体化思维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其次,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提高信贷投放精准度,护航中小微科技企业健康发展。中小微企业是科技创新活力的重要来源,围绕服务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银行机构应深入探索科技信贷新模式,推出针对科创企业的专属信审流程,构建差异化风控体系。通过大数据对科创企业进行精准画像,大幅提升营销效率。积极响应国家科技创新再贷款政策,按照高效便捷、精准投放的原则,持续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等企业的支持力度,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助力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再次,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加强政企银合作,拓展科技创新“朋友圈”。开放合作是科技发展的内在要求,由于科技创新的复杂度高、风险大,需要政府机构、科研单位、科技领军企业、金融机构以及专业人才等开放协作、优势互补。银行机构应紧跟各地主导产业的研发步伐,保持与科创企业家、投资机构负责人等密切交流,对内提升专业认知水平,对外建立通畅的信息共享及项目推介资源渠道,形成金融与科技创新融合共进的区域发展格局,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银行机构可通过合作伙伴的应用场景获取数据和客户,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和非金融服务,助力打造各类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


责任编辑:高冉

银行业

科技金融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