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与“软实力” ——科技界如何做好国际传播
2022-07-26 10:40:21
文章来源
刘 畅

党的十八大以来,多主体、立体式的大外宣格局已初步构建,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科技,作为一个国家“硬实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有其独特的“软实力”,拥有开展国际传播的天然优势。建议发挥“硬科技”的“软实力”,秉持主体间性与互惠性理解的理念,坚持多元化、立体化传播策略,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国际传播。

 

                 

引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动国际传播守正创新,初步构建起多主体、立体式的大外宣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5月31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如何形成同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事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对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意义重大。我们要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发挥本领域特色和优势,讲好中国故事。

一、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背景

2020年8月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公布的一项民调结果显示,在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德国、荷兰等主要发达国家,对中国持有负面印象的受访者数量创历史新高(程曼丽.西方国家对中国形象认知变化的辩证分析)。国际传播仍受困于诸多因素。

(一)文化差异与文化折扣

国际传播要跨越“国家和地区”的边界很简单,但跨越“文化”的边界却十分不易,原因就在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巨大的文化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折扣”现象。世界各地区言语、宗教、风俗习惯风格迥异、各有不同,文化多元、差别极大。例如,中外 高低语境不同,在逻辑思维方面就有非常大的差异,从而出现“文化折扣”现象,影响传播效果。我国使用象形文字,思维方式习惯于从宏观到微观这么一种逻辑,是“由大到小”的方式去认识和传播事务。而以拼音文字使用为主的西方人,则倾向于“由小到大”的思维方式。所以中国国际传播习惯用宏大的逻辑和框架来描述和定义,再延伸到小的例子,但是西方人常常从具体的例子和大量细节讲起,再进行归纳。这种思维和叙事方式的差异导致国际传播中的“文化折扣”现象,导致传播效果不理想。

(二)西方舆论霸权的解构困境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自己冷战后建立起来的舆论霸权和渠道优势,在国际上制造舆论,不断“抹黑”中国,进行议程设置,污名化中国。在华盛顿邮报2017年5月15日的报道中,更是将“一带一路”倡议比作“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付明烨.谭跃越. 欧美主流媒体对中国"一带一路"发展的报道研究) 。美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审议并通过“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计划每年砸3亿美元抹黑中国,打击“中国的全球影响力”,其中一部分将会砸给“独立媒体”和所谓的“第三方”民间团体,用于反华报道,散播关于中国的“负面消息”(姜飞.张楠.中国对外传播的三次浪潮)。标榜新闻自由的西方国家却一直利用自己的媒介霸权,维系其自身的霸权地位。

(三)国际传播效能有待提高

自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对外传播政策、理论与实践历经了三次浪潮(姜飞.张楠.中国对外传播的三次浪潮)。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相比以前外宣阶段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方式方法还有待提高和创新。比如2011年,中国花大价钱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大型电子显示屏上投放有关国家形象的宣传片。片子在纽约轮动持续播放八千多次,还在美国有线新闻网各个频道覆盖全球播放(叶芳. "国家公关"时代的国家形象传播——以国家形象宣传片亮相纽约时报广场为例)。但60秒的片子里所播放的是中国精英人士,外国人除了家喻户晓的姚明,对其他人一无所知,对片子所想表达的内容也无从理解。国际传播的规律还有待摸索,传播能力和传播艺术有待提高,努力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国际话语权。

二、“硬科技”的“软实力”

软实力(Soft power),通常又称为软权力,近些年来越来越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和学界的重视。最早在学术界提出“软实力”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根据约瑟夫·奈的解释,软实力是“在国际事务中通过吸引力、而不是通过强制来实现所期望的目标和结果的能力”(楚树龙.国际关系基本理论)。科技领域,作为一个国家“硬实力”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有其独特的“软实力”优势,是我们在开展国际传播、树牢负责任大国形象方面可以探索和突破的领域之一。

(一)科技实力强

中国诸多领域科技实力已达国际领先水平。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科技进步打破了美西方的技术垄断,已经成为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希望之所在,引进中国科技成果,改善本国人民生活质量,已成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向往的生活”。肯尼亚独立以来的首条铁路“蒙内铁路”全部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蒙内铁路连接东非第一大港口蒙巴萨和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在新冠疫情期间货物运输不间断为肯尼亚物资供应和抗击疫情做出积极贡献。一位外国博主乘坐后赞不绝口“非常好的体验,5小时准时抵达没有停站,舒适,干净绝对是两座城市之间最好的交通方式”。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已向国际社会供应4.8亿余剂新冠疫苗,中国疫苗是许多发展中国家获得的第一批疫苗,这些国家形象地将中国疫苗称为“及时雨” (中国一带一路网.外交部:中方已向国际社会供应4.8亿余剂新冠疫苗).。广大国际社会对中国科技的期待和认可,是我们在技术援助的同时对外传播中国价值、中国文化的优势。

(二)传播壁垒小

科技领域的知识生产意识形态色彩相对较淡。尽管近一阶段美西方在通信等领域对中国企业进行“封杀”,但对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科技无国界仍旧是一项共识。特别是在对华科技合作能够实实在在助力其国内发展、改善其百姓民生的情况下,各国在对华开展科技合作方面的态度仍然是开放和欢迎的。在当前美西方对中国进行全方位全政府抹黑的大背景下,以借科技领域、以科技合作为载体进行对外传播,往往更容易避开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政治高墙和意识形态壁垒,跨越国家和文化的边界,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打破“中国威胁论”等谣言

面对美西方炮制的科技领域“中国威胁论”和“怀疑论”,我们科技工作者必须响应总书记的号召,提升对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视。在埋头苦干做好“硬科技”的同时,我们绝不能只把头埋在纸堆里,而是要用实际行动,用一个个鲜活的科技合作实践,以他国民众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来打破的谣言。用科技“硬实力”助力“软实力”,再以“软实力”促进中国发展“硬实力”,实现良性循环。这是国内科技界义不容辞的使命和任务。

三、 国际传播理念与策略

(一)秉持主体间性与互惠性理解的国际传播理念

1.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最早是德国学者胡塞尔提出,一般来说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性和统一性,是两个或多个主体的内在相关性,是主体与主体在对话和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以交互主体’为中心的和谐一致性”(黄卫星.李彬.传播: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对以往国际传播中“主体性”中对待一切都是“我”与“他”,不论“他”是无生命的工具或是有生命的人的批判与发展。“主体性”的“主-客”关系在处理主体与无生命的客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赋予了人的主体性,在一定时期内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发展。但当客体是人的时候,主体性不再行之有效。“我”作为主体,凌驾于客体“他者”之上,这种二元对立的关系没有体现二者之间平等的关系,容易将“我”的主体性无限放大,忽略“他者”的主体性,在与不同文化间相互交往中导致“民族中心主义”。“主体间性”认为主体之间发生的是对话而非单向线性传播,是互动而非单一主体,主体间性的交流,注重相互理解与沟通,是平等的对话关系,摒弃了“主—客”的二元对立,发展为主客合一,是“我”与“你”的互动,能够带领我们走向平等和多元的跨文化交往实践。要做好国际传播,必须要要打破“主-客”体二元对立和各自文化局限性,秉持“主体间性”,对“他者”文化的敬畏与理解,尊重对方主体性,从而跨越国际传播中的文化障碍,使我国想要传播的内容和信息最终落入“人心”。

2.互惠性理解

要解决国际传播“自说自话”的问题,需要坚持互惠性理解:即建立在对话与合作中的理解,才能超越文化偏向,超越把他者文化当做知识理解与兴趣满足的局限,形成建构跨文化传播关系的可能性(单波.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这就要求我们作国际传播相关工作时,首要站在对方的角度,用互惠性理解来进行跨文化交流。1954 年周恩来总理参加日内瓦会议安排播放中国爱情片——越剧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工作人员接到指示后,心里暗暗打鼓:《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的越剧,老外们怎么能看懂呢?于是写了一份长达15页纸的影评,周恩来看了皱了皱眉头说:“你只需在请柬上写‘请欣赏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就行了,其余不必做过多解释。”之后影片得到了老外们的连连称赞(凤凰网.1954年中国外交天团为世界播放了一部中国爱情片)。中国文化和价值观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同,中国国家形象也在这种文化认同中得到了提升。这就是运用互惠性理解的最好例证,相互理解与尊重,进行对话式理解,实现有效的国际传播。

(二)坚持多元化、立体化传播策略,讲好中国故事

1.多元化传播主体

政府、高校及科研院所、民间组织、领军专家和科研人员要集体出战,利用各自优势开展国际传播工作。政府要不断扩大国际舆论朋友圈;高校和科研院所要在科技交流与合作中发挥引领作用,提升国际传播议题设置能力;民间组织要利用自己渠道优势,实现民心相通;要更好发挥高层次专家作用,提升国际话语权;普通科研人员也要在日常科技交流中发挥宣传员功能,全方位推进中国科技的国际传播工作。

2.立体化传播渠道

要将外国顶级科学期刊、重要国际科技会议、大型国际论坛等非传统国际传播媒介作为传播阵地,借船出海、借台起舞,积极在外国主流媒体和顶尖刊物投稿、发声,全面展现中国对外开放的态度和国际领先的实力。同时,跳到外线作战,借助推特、脸书还有“TikTok”等新兴网络社交媒体,直接面向国外基层群众,做好中国科技的“科普”工作,打破从西方媒体的“阴间滤镜”,还原一个真实的中国。

3.精品化传播内容

要善于实现中国科技故事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巧妙摸索、形成中国科技的中国叙事。一方面,要积极宣介中国在疫苗、5G、高铁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和成熟经验作法,展示中国新技术造福普通民众的积极形象;一方面充分用好我国在中医、古天文等传统“优势项目”,有针对性满足国际社会对“东方古老智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着力挖掘各种生动感人的事例,寓大道理于小故事,用广大国际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明中国发展本身就是对世界的最大贡献,中国的进步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智慧。

综上所述:“硬科技”有着跨越国际传播种种障碍的天然优势,让“硬科技”发挥“软实力”,秉持主体间性与互惠性理解的国际传播理念,坚持多元化、立体化传播策略,沿着总书记为我们指明的道路,讲好中国故事,为提升中国国际传播能力不懈奋斗,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砥砺前行。(作者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责任编辑:林林

“硬科技”

“软实力”

国际传播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