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提升
2022-08-03 13:33:40
文章来源
彭婵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对于培养舞蹈者的身体技能以及身体语言和情感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积极提升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需遵循中国古典舞舞种特性要求,以风格性为统领,注意在训练中强化对规范的落实,多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手段,不断提升训练质量效果。


  中国古典舞是在继承传统、立足吸收世界先进经验基础上创新的一个舞种。中国古典舞是具有中国舞蹈传统的经典性、概括性、规范性和典雅风格的舞蹈体系。它鲜明地体现着中华民族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有着数千年文明而未曾中断的中国文化的独特个性和品格。中国古典舞的培养目标是建立民族主体的风格,培养学习者对于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把握、表现和再创造。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对于培养舞蹈者的身体技能以及身体语言和情感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古典舞的本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要注意摆脱游离于民族特性之外的所谓纯功能性训练的影响,突破从动作着手的简单动作模仿,去把握传统的审美观念。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应注重在艺术境界氛围与层面上,对学习者进行风格化、情感性的功能训练,引导学习者从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范式出发,从形神劲律的整体去把握传统的审美特征及其在形体运动规律中的具体体现,将身法融入能力、技巧,以艺术感觉引领技术技巧,依人物情感运用力度、速度和幅度,从而达到形神兼备、身心俱用、内外结合。在“以学习者为主体”的理念日益得到认同的今天,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造提升,以充分挖掘学习者内在潜质,努力培养出具有中华舞蹈底蕴,能够掌握浓郁的民族风格,又有相当的技术技巧和丰富表现力的中国古典舞表演者(吕艺生.中国古典舞美学原理求索)。为此,需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风格性为统领进行功能性训练


  中国古典舞同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和共同心理特征有紧密的联系,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这种民族风格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使得中国古典舞体现了典范性、规范性的特征。中国古典舞所具有的文化传承性和韵味蕴藉性,使得其在学习和传承中,特别要注意避免僵化地纠缠于肢体动作,而忽视对文化意义、民族风格的探究和把握。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需以风格性为统领,在艺术境界的层面上,对学习者进行风格性与情感性相结合的功能性训练。一方面,要紧紧围绕“以情带动、动中有情”的风格特色,注意将舞蹈艺术情感的抒发融入到身体功能性训练中,使基本功训练成为一种心灵和内部空间不断扩张的感应活动,使中国古典舞真正实现“情动于中,而发于力、展现于形”。另一方面,要同时强化身体韵律感与动作技能性的有机结合,注重强调意念、体态、神态的调动,使学习者通过长期的训练,既增加、拓展运用身体的力度、幅度、强度的能力,寻找到身体张力的最大空间感,又可以使身体语言的表达能力更加细腻,实现体态与神态、心力与外力的和谐统一(王佩英主编.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程)。


  二、在训练中强化对技术技巧和风格规范的落实


  进行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规范”是一个核心要求。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规范”主要是指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以民族训练方法为主体,同时借鉴其他人体训练的科学方法,解决中国古典舞表演者所需要的身体素质能力和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开发问题。一般而言,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主要分为单一训练、组合训练和综合性训练等3种方式和时序层次。以上3种方式要有针对性、有选择、分层次地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其中,在局部和单一练习阶段,要着重对身体的基本形态、舞姿造型及运动路线等进行专业化规范,对身体的软开度、力度、速度、幅度等方面的能力及旋转、翻身、跳跃等各类单一技术技巧进行强化训练,以解决柔韧度、协调性、爆发力、肌肉素质能力、体能耐力、身体自控能力等问题,为完成高难度、复合型技术技巧做好能力准备与素质铺垫。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当以解决身体条件、素质能力的功能性训练为主,但也需时时注重将身法韵律的民族审美要求融入基本功训练中,不断强化技术技巧和风格规范的落实,使动作的转换与起止连接有民族风格韵律、有艺术表现力,符合“拧、倾、圆、曲”的民族动作风格规范,从而达到训练性和风格审美的和谐统一。


  三、在训练中强化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手段


  中国古典舞以深厚的思想、深遂的感情为内涵并以其作为领形之神,通过舞蹈的基础构成,传达人心灵的气象和灵魂深处的情意。中国古典舞虽然也追求形似,但其强调的主要不是动态造型和展示定型舞姿,而是展现人体运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强调韵律,强调精神,强调境界,强调形神合一的气韵之美。例如,在中国古典舞中,“走”“奔”“翻”“跃”等动作强调姿势的“动态”。这个动态不仅是动作,还有人的姿容、体态、举止、神情,以及表现运动的状态与情势等。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由于学习者不能像学习其它课程一样预习,只能随堂模仿教师的动作。而教师所做的示范动作是有限的。某些技巧性的动作、某个瞬间动作,如跳、转、翻等,都是瞬间形成的造型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仅靠教师的示范讲解,学习者很可能无法完整或很详细地观察学习(尹红心.李伟.费曼学习法)。同样,对于学习者出现的问题,教师只靠口述或模仿,也无法精准、完整地再现。从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来讲,目标是对于现实的某种规划。人们通过自身努力,催生现实不断变化,从而使得现实能够成为规划中的样子。人们要实现任何目标,都必须脚踏实地,从现实出发。在从现实到目标之间,对比分析是最基本和有效的方法、手段之一。人们要想真切地把握现状,就需要借助各式各样的信息。而只有认真对比分析,全面准确地理解这些信息,人们才清楚现实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并通过不断地修正措施,逐渐缩小这种差距。另一方面,因为语言存在局限性。人们掌握和使用更直观的表达方式,需要更多增强图像化能力。通过将事物图像化,人们就能填补信息的空白之处,从而留下更为直观形象、立体生动、深刻持久的记忆。人们在对复杂事物进行解释说明时,应尽可能不要光使用语言,而是可以通过展示照片、图表和播放视频等,努力尝试更多组合型表达方式。当然,对于舞蹈,尤其是对于具有“韵味蕴藉性”的中国古典舞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需要遵循认识规律,注意多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手段,通过采取录制视频等方式来进行指导。在示范指导后,把学习者完成动作的过程录制成视频,通过视频的定格、慢放、回放等,直观、形象、细致、精确地把动作的来龙去脉、运行轨迹和态势完整地呈现在学习者面前,辅以教师的点评分析,有针对性地指出动作的特点、要求、注意事项等,使学习者在短时间内得到多感官融合的较大信息量,有利于增强学习者对舞蹈动作的理解和记忆力,提升空间想象力。通过此种方式,在训练中,可以让学习者从自我对比、与其他同学对比及与教师对比的不同角度来观察舞蹈动作,发现自我的优缺点,及时进行强化或纠正改进。之后,学习者也可以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复习练习,分组自查、互查,在反复观察、揣摩中增强信息的输入和知识的记忆;在向别人阐述和纠错的过程中,以输出倒闭输入,对重点内容进行“二次学习”,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者单位: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


责任编辑:腾会言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