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一名消费者10月27日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在永辉超市购买到一盒内酯豆腐,包装上标注的生产日期竟是“2025年10月28日”。此事引发较大关注,网友调侃其为“穿越豆腐”。

△社交平台截图。
10月29日,永辉超市客服人员称:“如果确定是我们的责任,肯定会进行处理的。具体处理情况,以官方社交账号等平台回复为准。”
豆腐生产商泉州好禾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将进行核实,“看是不是日期打错了”。
晋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明确表示:“这不允许,出厂日期是哪天就该标哪天。”他们建议消费者可与超市协商,或通过12315投诉,并表示将介入调查,核实是厂家还是超市方面存在问题。
湖北炽升律师事务所杨敏律师认为,此类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标签标注未来日期,已构成虚假标注。”她提醒消费者,遇到此类情况应注意保留证据,与商家沟通协商,可依法主张“退一赔三”,同时可向监管部门举报,查处违法行为。
这不是永辉超市出售的豆腐的生产日期第一次出现问题。
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2月14日,一名福州的消费者在当地永辉超市购买日本豆腐后,发现包装袋上印的生产日期为2月15日。
经调查,该消费者买到的豆腐由永辉的食品加工厂生产,是生产时打码机出现跳码打错了生产日期,由于工作人员疏忽未发现,才让这批打错生产日期的产品上架。永辉超市相关负责人称,对消费者因此造成的损失表示道歉并愿意赔偿。
目前,永辉超市仍在持续调改之中。10月25日,永辉超市公布的数据显示,北京地区调改一年来,公司在北京及环京区域已完成15家门店的调改,预计春节前将扩展至18家,覆盖更多区域。
数据显示,永辉超市喜隆多店恢复营业的首日,有近1.4万人次买单,单日销售额达170万元,是调改前的6倍,刷新了公司北京门店的销售纪录。该店调改开业一年来,带动喜隆多购物中心客流同比增长33%。
今年,永辉超市调改和关店同步进行。上半年,调改开业93家店,同期关闭了227家长期亏损门店。受此影响,永辉超市业绩下滑较明显。今年上半年,永辉超市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0.73%至299.5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87.38%,亏损2.41亿元。
10月13日,永辉超市以发布会形式,系统性阐释其商品战略及发布最新品质成果。身份有了变化的王守诚公布了“胖改”至今的成绩单:永辉超市调改店客流平均增长80%,60%以上进入稳定期的调改门店,盈利水平超越过去5年最高值。其中,共有102家调改门店的顾客净推荐值(NPS)均值超过40%,达到行业优良水平,其中更有19家门店的NPS值超过50%。目前,永辉已有大量门店进入第二阶段调改,团队会将80%的精力投入到商品板块,打造出“有品质、有质价比、有独特性”的商品。
很多人都在研究“胖东来现象”,研究它为什么能创造商业奇迹。但“胖改”不是“装修大赛”,把自己变成网红店只是永辉爆改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学习胖东来的文化和理念。
转型除了做外科手术,还要给自己的顽疾下猛药。
永辉超市
“穿越豆腐”
消费
商业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