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明利核心盈利指标“断崖式”下跌 实控人减持或加剧股价波动
2025-08-29 17:17:35
文章来源
发现网

  在半导体行业跌宕起伏的周期浪潮中,深圳德明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1309.SZ)2025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增收不增利的成绩单。数据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0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8.83%;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却高达1.18亿元,同比扩大130.43%,这已是德明利连续第三个季度陷入亏损,且亏损额呈现逐季累积之势。


  更令人忧心的是,反映企业核心盈利能力的毛利率从29%断崖式跌至5.03%,净利率则由正转负至-2.87%。曾经的技术新贵,如今在财务数据的映照下,显露出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业绩承压的同时,该公司实控人夫妇减持以及机构投资者的逃离,无疑向市场传递了消极信号。更可能加剧公司股价波动,进一步恶化其融资环境与市场形象。


  针对经营业绩、实控人减持以及机构撤离等相关问题,发现网向德明利发送调研求证函,截至发稿前,德明利未给予合理解释。


  营收高增长背后的盈利困境


  德明利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专注于闪存主控芯片设计、研发,存储模组产品应用方案开发优化及销售的企业。在存储芯片国产化浪潮中,德明利曾被视为冉冉升起的新星。然而,2025年上半年的财务数据却揭示了其光鲜表面下的深层隐忧。

9ef85d4f-b88f-45e8-990a-2a25fd868cc1.png

  财务数据显示,增收不增利,亏损持续扩大。尽管营收实现近90%的惊人增长,但归母净利润却从2024年上半年的3.88亿元,暴跌至2025年上半年的-1.18亿元,降幅130.43%。从季度数据来看,已连续三个季度出现亏损。此前的两个季度,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1亿元、-0.69亿元。经计算,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亏损为0.51亿元,亏损态势并未扭转。


  持续亏损的背后,该公司的核心盈利能力的指标数据呈现断崖式下滑。净利率从2024年上半年的17.82%暴跌至-2.87%,毛利率更是从29%骤降至仅5.03%。净资产收益率(ROE)为-4.85%,同比大幅下滑34.25个百分点,股东投入的资本不仅未能创造价值,反而在持续损耗。这些核心盈利指标的全面下滑,清晰勾勒出公司经营基本面的急剧恶化。

c24e45dd-56b9-4b56-8a70-997a99c07e0f.png

  更值得关注的是,该公司现金流压力持续加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9亿元,虽然较2024年同期的-6.6亿元略有收窄,但已连续两年同期为负。回溯更长时间轴,其现金流恶化趋势触目惊心:2022年-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3.31亿元、-10.15亿元、-12.63亿元,呈现加速失血状态。


  持续的“失血”状态,对公司的日常运营、研发投入和债务偿付能力构成巨大威胁。


  行业巨变价格战与成本困局


  德明利营收的爆发式增长,并非完全源于健康的业务扩张,背后隐藏着行业寒冬下的残酷现实:


  德明利所处的存储芯片行业,尤其是NAND闪存领域,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剧烈震荡。一方面,全全球存储芯片市场自2023年起进入深度下行周期,供过于求导致NAND Flash和DRAM价格持续下跌。尽管近期有所企稳,但整体价格仍处于历史低位。德明利作为模组厂商,其产品价格必然受到上游原材料(存储晶圆)价格暴跌的传导影响。另一方面,技术迭代速度惊人,从传统的2D NAND到3D NAND,层数堆叠竞赛不断加速,176层、232层产品已成主流,更高层数技术亦在快速推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尤其是在消费电子需求疲软的大环境下,德明利很可能采取了更为激进的“以价换量”策略,通过大幅降价来抢占市场份额、维持营收规模。这直接导致了毛利率从29%腰斩至5.03%的惨烈局面。营收数字的增长,是以牺牲利润空间为代价的。


  还有一个就是成本刚性压力。尽管产品售价大幅下降,但公司的研发投入、运营成本(如市场推广、人员薪酬)等具有刚性,难以同比例压缩。同时,在行业下行期,库存跌价风险显著增加,进一步侵蚀利润。虽然半年报提到存货周转效率有所提升,但在价格持续下行的市场里,库存管理效率的提升可能难以完全对冲跌价损失。


  信心危机:实控人减持与机构离场


  在公司半年报发布前夕,德明利披露的一则公告引发了市场强烈关注。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李虎、田华夫妇因“个人资金需求”,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不超过57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51%。在业绩持续亏损、股价承压的敏感时点,实控人的大规模减持计划,无疑向市场传递了极其消极的信号,被广泛解读为对公司短期前景缺乏信心。投资者也给了德明利直接的信号,截至8月29日收盘,德明利股价为94.32元/股,较前一交易日下降3.76%,总市值214亿元,


  机构投资者的反应更为直接和决绝。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持有德明利股票的机构家数仅为10家,相比2024年同期的192家,短短一年间锐减了182家!机构投资者的大规模撤离,是市场用脚投票的结果,反映了专业投资机构对德明利当前经营困境、盈利模式可持续性以及未来前景的深度担忧。


  站在十字路口的德明利如何突围?


  面对严峻的盈利困境和信心危机,德明利站在和信心危机,德明利站在了发展的十字路口。其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关键在于能否找到有效的突围路径:


  首先,技术突围,提升产品附加值。作为一家以芯片设计起家的公司,德明利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必须持续加大在闪存主控芯片等核心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提升芯片性能、降低功耗、增强兼容性,开发更具差异化竞争优势和更高附加值的产品(如高性能企业级SSD主控、车规级存储方案),以摆脱低端市场的价格战泥潭。


  其次,优化产品结构,拓展高价值市场。调整产品线重心,从过度依赖消费级、低毛利的通用存储模组,向企业级存储、数据中心、工控、车载等高门槛、高价值、周期性相对较弱的细分市场拓展。这需要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客户认证能力作为支撑。


  第三,严控成本与运营效率提升。在行业寒冬期,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是必须的。在研发投入上需更精准聚焦,优化存货管理,提升运营效率,最大限度保存现金储备。


  最后,寻求战略合作或整合机会。在行业深度调整期,不排除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战略合作,甚至探索整合的可能性,以增强规模效应、资源共享和抗风险能力。但这需要精妙的战略眼光和执行力。


  德明利的困境,是当前中国半导体产业,特别是存储领域众多企业面临挑战的一个缩影。它记录了一家曾快速成长的存储新锐在行业凛冬中所遭遇的严峻挑战。营收的狂飙突进,难掩盈利根基的崩塌和现金流的持续失血。实控人的减持与机构投资者的集体离场,更是市场信心跌至冰点的直接反映。存储芯片行业的马太效应日益凸显,技术迭代的列车不会为落后者停留。德明利能否在资本耐心耗尽前实现技术突破或战略转型,仍是巨大未知数。


  (记者 罗雪峰 财经研究员 周子章)


责任编辑:周子章

德明利核心盈利指标“断崖式”下跌

实控人减持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