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片加载失败
  2. 发现网>健康 > 正文
提升网络素养 战"疫"给青少年赋能
2020-04-29 10:48:08
文章来源
中国青年报

  这场全民抗击疫情的阻击战给全民上了一场网络素养公开课,每个人都在抗击疫情的同时,参加了一次网络素养大考。

  

  信息素养、网络素养、媒介素养,这些词语在过去常常被人们提起,在如今已经并不新鲜和时髦。所谓素养,简单地说就是修养、综合品质,包括相关方面的知识、态度、技能、行为、品德等。

  

  网络素养就是在新媒体时代,作为现代社会的公民,应该具备对网络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鉴别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科学、合理、有效地使用各种新媒体。那么,今天为何笔者依然呼唤这些素养呢?

  

  在我看来,虽然大家都知道网络素养很重要,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真正形成了这些素养。从知识层面来说,对互联网以及互联网媒体各方面的知识要继续学习;从态度层面来说,对网络媒介的表现形式和特性的认识要达到客观科学还有努力的空间;从行为层面来说,养成良好的媒介使用习惯有待加强;从思想层面来说,形成互联网时代公民应该具备的网络道德、价值观和精神仍需提升;从心理层面来说,面对各种网络信息、网络事件的理解力和应对力需不断提高。

  

  提升网络素养就是助力广大青少年,面对形形色色网络信息的时候,能够保持清醒头脑,理智辨别信息、有效选择信息、理解网络运行机制、控制自身网络行为、积极参与清朗网络空间的建设。新媒体时代,必备网络素养就如同开车要有驾驶证一样,具备网络素养才能安全冲浪、尽情冲浪。我们常常呼唤要给青少年一个绿色的网络环境,要培育清朗的网络空间,想达到这个目标,仅有国家的法律法规是不够的,还需要每一位公民尤其是青少年不断提高网络素养,使青少年提升网络素养和增长网络自护能力。

  

  网络素养不是先天具备的,对青少年来说,要多给他们学习和实践的机会。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小学学生在线学习,既是对青少年数字学习能力的考验,也是对青少年网络素养的考验。青少年在一次次上网中对网络有了更多认识,在不断使用网络的实践中增强了抵抗力。

  

  在这段特别的日子里,青少年接触网络的时间更长了,家庭、老师通过与他们一起讨论、分析网络上的案例,了解他们的想法,启发他们的思考,使他们对网络素养的学习不仅停留在课本上和课堂上,也能在实践的探索中增长自己在网络世界的“韧性”。

  

  毋庸讳言,在数字时代,成年人也要在生活方式上给青少年做榜样,比如不熬夜刷手机,不沉迷网络游戏,多运动等。成年人要以理智的态度、以身作则的行为、善于自我管理的生活方式引导青少年。更重要的还在于培养青少年在数字时代生存、学习、做人、做事的能力,使青少年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运动习惯、消费习惯、交往习惯等,这些共同构成了数字时代的公民素养。

  

  做好这些方面的培养,就是给青少年赋能。当我们给青少年赋权和赋能时,即使网络上偶尔出现不良信息、有不当发声时,青少年也有足够的免疫力去应对。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中指出,“把握主导,壮大网上正能量。要加强舆情跟踪研判,主动发声、正面引导,强化融合传播和交流互动,让正能量始终充盈网络空间”。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不仅要靠政府的力量,还需要家庭、学校、企业、司法等方面发挥共治合力。

  

  家长、教师、新闻工作者等各方面除了要主动发声正面引导,更要了解当代青少年,要充分地给这一代青少年赋权赋能,使青少年既能获得应有的网络保护又能很好地享受网络参与权,能自主地参与实践和参与社会,在自主管理中实现自我价值,主动趋利避害,成为弘扬正能量不可缺少的网民力量。赋权就是让青少年在接触网络时,使他们有更多自主权和独立性,赋能就是要增强青少年合理使用网络的能力,这样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战“疫”的强大力量。


责任编辑:刘蓓

网络素养

青少年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 京ICP备05049267号

  • 京ICP备05049267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63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