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17年仍未进入盈利期 长生人寿怎么了?
2020-05-22 08:47:14
文章来源
华夏时报

从保险行业发展规律来看,寿险公司一般都需经过“七平八盈”的锤炼,即需要扛过7年左右的亏损期,才能进入盈利通道。但已有17年经营历史的长生人寿至今仍未进入盈利期,2019年该公司再度以亏损1.66亿收官。

  

  近日,长生人寿发布的2019年年报显示,该公司去年保险业务收入14.84亿元,相比2018年的23.16亿元,同比下降35.92%;净利润亏损则有所收窄,为-1.66亿元。

  

  事实上,该公司自2009年改名之后,至今的十年间,仅在2016年实现过234.73万元的微利,其余9年多均亏损,亏损总额已达10亿元。

  

  去年亏损1.66亿

  

  长生人寿成立于2003年9月,是中国首家获准开业的中日合资寿险公司。总部设在上海,原名广电日生人寿,由日本生命保险和上海广电有限公司各出资1.5亿元,各占50%的股份。

  

  2008年5月,上海广电集团宣布出让广电日生人寿50%股权。2009年9月,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下称“长城资管”)正式接手,广电日生人寿更名为长生人寿。

  

  2015年7月,长生人寿迎来第二次股权变更。长城资管及其全资子公司长城国富置业有限公司共同增资8.67亿元,因日本生命保险则未参与认购,增资后,三家股东持股比例为:长城资产持股51%,日本生命保险相互会社持股30%,长城国富持股19%。

  

  而长城国富是长城资管旗下以房地产开发经营为主业的投资运营平台,主营实业投资、资产管理与经营、租赁、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业务。因长城资管和长城国富的关联关系,这也意味着,通过增资,长城资产及其下属公司的合计持股比例达70%,并一直保持至今。

  

  “由于中国保险市场发展相对滞后,虽然外资股东在精算、技术方面更有经验,但却面临管理、经营、营销模式等方面的观念差异,因此部分常见的持股比例对半的合资企业来说,则常常陷入‘话语权’争夺中。所以一部分合资企业纷纷进行股权变更,希望打破股权结构僵局,获得话语权,从而改善经营情况,长生人寿也不例外。”一位保险教授告诉本报记者。

  

  但股权结构改变之后的长生人寿经营状况却并不理想,自2009年改名之后的十年间,仅在2016年实现过234.73万元的微利,其余9年多均亏损,亏损金额分别为4929.93万元、5019.31万、7231万、8071.83万、8985.46万、3399.31万、5642.47万、1.34亿、2.6亿、1.66亿,加上今年一季度亏损的1919万元,合计亏损已达10亿。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长生人寿的经营状况与其高管构成也有一定的关系,该公司总经理等多个重要职务负责人,均来自大股东长城资管,对保险业熟悉度有限,战略定位一定程度上有所偏离市场化。尤其是在获客模式方面,资管公司与保险公司的经营模式存在较大差异,资管业务“等客上门”属性较强,而保险业则重视外拓展业。

  

  偿付能力方面,今年一季度长生人寿综合及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为154%,环比上一季度下降22个百分点。而这已经是该公司连续第五个季度偿付能力下滑。前四个季度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76%、186%、191%、201%。

  

  为缓解潜在的偿付能力压力,长生人寿曾在报告中称:“公司将加强资产负债管理,调整资产配置。适当降低权益资产的配置比例,转而增加债券,基础设施债权计划等资本占用较小的投资资产,进而缓解偿付能力压力。”

  

  一季度现金净流出2.55亿

  

  值得一提的是,长生人寿在业务方面对银保渠道的依赖性较强,2019年长生人寿所经营的所有保险产品中,保费收入居前五位的保险产品约占2019年保险业务收入的60.37%,其中前三位的产品均来自银行代理渠道,合计保费收入6.3亿元,第四、第五位的保险产品合计仅收入2.66亿元。

  

  “银保渠道比较好卖的大部分都是中短期的产品,因为它符合银行客户的购买需求,一般情况下,像年金险、万能险、分红险、投连险之类的带有一定投资收益的产品更受银行客户的欢迎。”一位寿险公司人士说道。

  

  的确,2019年,长生人寿保费收入居前五位的保险产品是长生鑫运五号年金保险、长生福享连连年金保险、长生福享年年十号年金保险、长生长福重大疾病保险、长生福多寿年金寿险。

  

  “中短期产品对险企的现金流影响非常大,如果公司业务结构单薄,这类产品一旦达到一定规模,下一期就需要继续保持其相当的收益,不然就会给企业的流动性造成很大压力。”一位业内人士说道。

  

  而纵观行业,中小人身险公司可能出现流动性风险也是保险业目前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之一,此前,保险保障基金公司发布的《中国保险业风险评估报告2019》指出,部分公司经营性现金流趋紧。其中个别中小公司转型基础较差,趸交业务占比较高,存量业务退保压力较大,叠加中短存续期业务受到严格管控后业务收入大幅下降,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出金额较大。

  

  在今年一季度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中,长生人寿净现金流数据为负数,即-2.55亿元。“截至2020年1季度,本公司流动性资产占比约为8.5%,较上季度减少4.6%,这是由于公司过往流动性资金较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收益,本季度在确保流动性资产充足的情况,加大了投资力度以提升公司投资收益水平。”长生人寿在偿付能力报告中解释道。

  

  同时,长生人寿还曾表示,根据公司未来3年的战略规划,将主要拓展高价值期缴业务,不会销售中短存续期产品,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公司流动性风险相对较低。

  

  “扩展保障型业务的前期投入成本较高。险企为了迅速占领市场,一般都要大量招募营销人员,也会给予营销人员较高的佣金,同时广告宣传营销费用也相对较高等等,所以发展长期保障型产品,一般来说也得三到五年的时间才能看到利润。”南开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系教授朱铭来曾向本报记者说道。


责任编辑:

长生人寿

保险业务收入

寿险公司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 京ICP备05049267号

  • 京ICP备05049267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63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