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与科技融合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0-09-07 11:51:49
文章来源
中国金融新闻网

  当前金融科技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需要通过实践积淀基础,形成未来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一方面,在金融科技领域,一些比较超前、突破性的应用,需要在基础理论支撑、产业协同发展以及场景应用开发等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另一方面,从需求导向来看,面对来自业务发展、规则制定、风险防范方面更新、更高的要求,需要快速调整金融科技战略部署。

  

  “金融科技弥补了传统金融的不足,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关键环节。”在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和北京市朝阳区金融办联合主办的“金融科技与区域金融发展”研讨会上,专家们表示,在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之下,我国长期存在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突出矛盾面临新的改革契机。金融与科技的融合能够发挥各自优势,聚集各方资源,在生产、消费、流通等环节中,提供符合区域特点及需求的场景金融服务,赋能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区域性试点先行

  

  谈及金融科技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认为,技术具有共性,但是场景在每个城市和地区千差万别,地方政府除了招商引资之外,在金融科技产业链的生态化发展、创新与安全的把握当中也将发挥更多的作用。当前,我国地方金融发展进入了全新的阶段,强化了地方政府的金融监管职责,即由地方政府解决地方金融机构的风险问题,这对于地方金融带来了更高要求,但无论在哪个阶段,地方政府都发挥着重要的平台作用,尤其能够促进技术与场景的对接。

  

  中国金融学会金融科技专委会秘书长杨竑认为,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社会生产结构调整、国家政策部署以及行业规划指导,区域性的实践验证成为必然。当前采用的主要方式是区域性试点先行,试图突破一些关键瓶颈,包括业务、技术、标准和规则,并引发进一步研究与相关政策的制定。

  

  从近段时间的实践来看,疫情发生以来,将科技创新融入政策制定、疫情防控以及帮助企业复工复产等环节,各地形成了诸多有益探索和实践。

  

  以北京为例,疫情防控期间,北京市海淀区提前预判疫情对企业融资方面的负面影响,联合区内多家企业率先试点建设基于区块链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平台,于2月7日实现该平台的正式上线。为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朝阳区依托其中小微企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构建了“交易场景+金融”的融资模式,目前,该平台已入驻金融机构35家,注册企业7000余家,完成放贷2100余笔,金额近70亿元。

  

  据北京市朝阳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朝阳区加强金融科技产业布局,出台多举措加大对金融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共同推动区域金融科技的发展,其中一些金融科技项目在不断先行先试中发挥了服务实体经济的巨大作用。以位于朝阳区的百信银行为例,人行营管部将百信银行AI Bank Inside产品纳入2020年的第一批应用;今年8月,北京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第二批11个创新应用正式向用户提供服务,其中包括百信银行参与的“基于区块链的企业电子身份认证信息系统(eKYC)”。

  

  技术实现因需而变

  

  在杨竑看来,当前金融科技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需要通过实践积淀基础,形成未来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一方面,在金融科技领域,一些比较超前、突破性的应用,需要在基础理论支撑、产业协同发展以及场景应用开发等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另一方面,从需求导向来看,面对来自业务发展、规则制定、风险防范方面更新、更高的要求,需要快速调整金融科技战略部署。“技术实现必须因需而变,并伴随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和管理规制协同推进。”杨竑介绍说。

  

  百信银行副首席信息官于浩瀚认为,在当前科技发展推动银行业走向开放的背景下,金融服务日趋“无感化”,银行的产品能力将体现在智能服务水平上,数据是优化产品和服务水平的基础。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除传统的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声誉风险外,科技风险、合作方风险和欺诈风险也成为主要的风险事项。

  

  杨涛认为,从宏观层面看,金融科技不仅仅是“金融+科技”自身的问题,经济发展趋势和金融发展格局也会对其形成制约。从微观层面来看,讨论金融科技的问题需要聚焦到小的层面,即“不同的技术+具体的业务”在落地过程当中遇到的具体矛盾和挑战。比如,在探讨支付企业拥抱B端服务时,其合作的实体企业进行财务入账可能需要银行回单,无法接受支付企业或者银联回单。这些类似的问题涵盖了金融融资、风险管理、资源配置等各个领域,是推动金融科技真正落地的痛点与难点。

  

  注重协同发展

  

  对于金融科技发展需要关注的问题,杨竑认为应注重协同发展,比如,整体与区域的协同,正确理解与分析国家战略要点,研究行业发展的特点与进程,同时客观认知自身所处的位置、发展意愿和资源能力;长与短的协同,金融科技助力行业发展、推动市场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断更新变革是发展的常态,有关基础设施、环境支撑、实施方法和选择路径都应该成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微观的商业模式走稳、走准,推而广之就是未来的目标。

  

  于浩瀚对此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建立由政府主导的数据资产交易平台,解决数据丰富度问题,同时在数据隐私保护和商业价值之间取得平衡;在互联网金融创新的非接触服务方式方面,建议在同步研究业务办理和科技监管引入新技术手段的基础上,给予更大的创新空间;在数据监管方面,探索由行为监管向功能监管转变,由规制化监管向数据科技监管转变,防范系统性风险。

  

  杨涛认为,在当前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需要注重扩大内循环、巩固外循环,并且金融科技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此外,除了一些短期的刺激政策之外,新经济和数字经济将成为经济中长期发展的动力。因此,无论从国际还是国内来看,金融科技不仅是一个局部的产品或服务,也不仅是一个商业模式或者渠道,而是通过推动金融的数字化改革进一步适应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挑战,这是讨论金融科技的一个重要起点。


责任编辑:陈诗霭

金融科技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请联系本网。

  • 京ICP备05049267号

  • 京ICP备05049267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63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