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五篇大文章” 金融业更加有力有效服务实体经济
2024-02-27 09:18:15
文章来源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指明了航向。


  “这‘五篇大文章’所代表的关键词,实际上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方向。做好‘五篇大文章’,意味着对金融的要求变得更高,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晓春表示。


  如何做好“五篇大文章”,更加有力有效服务实体经济?人民银行表示,要更好发挥货币信贷政策效能,进一步运用好再贷款工具,发挥好激励作用,引导金融机构服务好“五篇大文章”。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提出,要统筹做好“五篇大文章”,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各类金融机构也多次表态将进一步加强相关工作,并纷纷以“五篇大文章”为重点,对下阶段工作作出规划部署。


  业内专家认为,下一步,金融服务要从关注“有没有”,发展到更关注“好不好”“强不强”。2024年开局,以做好“五篇大文章”为引领,金融供给将更加有力有效地服务支持实体经济。


  科技金融:


  构建“科技—产业—金融”循环


  “科技金融以技术创新与模式变革为基础,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表示。


  科技金融被排在“五篇大文章”之首。金融支持科技创新,重在顺应产业高端化发展趋势,支持科技创新成果的持续涌现与充分转化。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要立足科技企业需求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科技金融体系,做好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完善科创融资的政府引导和风险分担机制,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功能,加快构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近年来,我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强度和水平持续提升。在间接融资方面,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科技型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连续3年保持20%以上的较高增速。资本市场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和服务也显著增强,科技型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不断拓宽,截至2023年9月末,科创票据、科创公司债余额约4500亿元,超过10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A股上市。


  “大大小小的银行是我们提供科技资金的主力军。”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张青松表示,从人民银行角度来讲,要运用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货币环境。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从其管理机制、风险评估、产品服务等方面提升自己的专业服务能力,把科技创新作为信贷支持的重点。


  从各大银行的表态可以看出,2024年,科技创新领域将迎来更充分的金融支持。中国进出口银行表示,将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特色优势,设计专门的“科创贷”产品,加强对新科技、新赛道、新市场的金融支持。工商银行已率先设立了“科创中心、特色支行、科创网点”三级专营机构,将进一步贯通服务好创新主体、创新链条和创新生态。中国银行将优化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支持科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建设银行明确要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加强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研发成果应用,为创新能力强、有市场潜力的企业提供全周期多元化融资支持。


  绿色金融:


  为可持续发展注入“绿色动力”


  “绿色金融是连接金融产品和环境产业的重要桥梁,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上海市经济学会副会长连平认为。


  “双碳”目标提出以来,绿色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新动能。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蓬勃发展,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了以绿色贷款、绿色债券为主的多层次、多元化绿色金融市场。绿色金融持续引导资金流向低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领域,为服务实体经济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23年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30.08万亿元,同比增长36.5%;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境内绿色债券市场余额1.98万亿元。我国已经形成全球最大的绿色信贷市场和第二大的绿色债券市场。此外,我国ESG投资基金规模已超过5000亿元,农业巨灾保险成为绿色保险支持乡村振兴最为典型的产品之一。


  绿色金融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各项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作为推进绿色发展的主体,金融机构探索绿色金融的意愿和力度也在持续提升。


  国家开发银行持续支持能源、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加大对清洁能源产业、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等领域支持力度。工商银行把绿色金融全面融入投融资等各类金融服务,拓展绿色金融综合服务覆盖面。建设银行进一步巩固提升绿色金融战略地位,优化绿色金融KPI考核体系,在资源配置、贷款规模等方面加大对绿色金融的倾斜力度。兴业银行开发上线了“双碳管理平台”,深化绿色金融供给侧改革,着力推进体制改革、优化产品结构、探索数字运营、推动相关标准建设。


  普惠金融:


  聚焦重点领域优化服务供给


  “我国普惠金融正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要发挥各类银行机构作用,深耕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拓宽普惠金融的内涵与外延,提升普惠金融的发展效率。”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建议。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以来,我国普惠金融已经取得长足发展。金融机构纷纷投入普惠金融事业中,普惠群体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大幅度提升,中小微群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基本得以解决,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成效显著。我国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从2019年末的11.6万亿元增至2023年末的29.4万亿元,年均增速超25%,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均明显提高。


  立足新阶段,普惠金融被寄予更高的期望。在温彬看来,民营小微、乡村振兴、民生服务、绿色普惠等领域是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发力点。金融机构要聚焦重点领域,优化服务供给,创新金融产品,深耕数字普惠,推动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


  商业银行已然展开新行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表示,将不断优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依托云计算等手段进一步完善小微智贷系统,提升金融服务的普惠性、便捷性、大众化。中国进出口银行将持续开展“百家小微外贸企业保稳提质专项行动”,聚焦外贸产业等特定场景提升服务覆盖面,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农业银行构建了“三农+普惠”双轮驱动服务体系,截至2023年9月末,普惠金融领域贷款超3.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38%。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近4万个网点,覆盖面广、深入下沉市场,该行表示将加大在资金、队伍、政策、科技等方面的投入,构建普惠金融差异化竞争优势。


  养老金融:


  开拓“银发经济”蓝海


  “在新形势下,加快养老金融发展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副主任罗煜表示。


  建立健全的养老金融体系,为老年人提供丰富的养老服务,金融机构正在积极布局。国家开发银行表示要为普惠型养老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金融服务。中国银行重点突出全方位、立体式金融供给,全面布局养老金金融、养老个人金融、养老产业金融三大领域,细化服务措施,满足多元化的养老需求。交通银行正在加快特色化产品创新和综合化产品供给。光大银行整合集团服务资源,持续推出多项举措,不断提高养老金融服务质效,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养老服务。


  作为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的重要制度设计,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已满一周年,截至2023年6月末,参加人数已超4000万,缴存金额182亿元。不过,开户热、缴存冷问题依然存在。业内专家建议,要通过多元化的投资工具,打造满足不同风险收益目标、不同期限资产配置需求的投资策略体系。


  养老金融被列入“五篇大文章”,“银发产业”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温彬认为,随着养老需求的不断扩容升级,养老金融与养老行业相关的“医、药、养、护”等细分领域将加速融合,推动养老产业链逐步完善,创造新的消费投资市场和就业机会。


  数字金融:


  加快创新服务数字化转型


  “发展数字金融的目标是为金融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是金融服务经济和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要求。”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


  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0.2万亿元,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占GDP比重达到了到41.5%。随着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日益深度融合,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蓬勃发展,以赋能数字经济为核心,数字金融在扩大居民消费、优化投资结构、促进创新创业、提高金融服务效能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我国数字金融业务模式和业态正在不断进化,数字化技术和创新正在改变金融行业的商业模式和服务方式,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渠道,使其能够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和客户群体,数字金融正在重塑金融行业发展新格局。


  工商银行正加快产品和服务数字化转型,带动业务模式、管理流程、组织架构全方位变革。建设银行打造“双子星”“裕农通”“惠懂你”等数字化平台,加快数字化转型,有效促进主营业务发展。交通银行表示要加快数字化新交行建设落地见效,切实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效率。邮储银行提出全面深化数字金融应用,将以“数智化”全面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能、赋能价值创造、改善金融服务质量,打造领先的数字生态银行。


  数字金融不仅仅是短期的技术投入和升级改造,更是长期的战略规划与发展布局。展望未来,温彬表示,在我国数字经济不断做强做优做大的趋势下,金融业数字化转型也要不断深化,商业银行应关注数字经济重点赛道发展机遇,深化改革转型,构建数字金融新生态,以数字金融创新来更好服务数字经济发展。


责任编辑:高冉

金融业

服务

实体经济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