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助推高校党风廉政建设
2022-07-28 09:56:46
文章来源
王晓娜

  高校肩负着为国家输送各类专业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内部审计作为高校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学校的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将立足高校发展大局,结合内部审计在高校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分析内部审计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高校党风廉政建设上的重要作用,营造风清气正的高校政治生态,推动各项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各类高校办学规模在不断扩大,伴随着其经济活动不同程度的增多,在这种大环境下,高校腐败事件时有发生。高校内部审计作为高校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推动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日常审计监督工作已成为廉政风险防范的重要手段,通过内部审计,监督学校各类经济活动,规范权利运行;利用审计评价和建议,促进单位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有效防范廉政风险,推动高校党风廉政建设,促进高校健康高质量发展。


  一、内部审计在学校党风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规范权力运行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促进权力规范运行的有效举措,内部审计通过对领导干部经济决策权、经济管理权、资金使用权等方面的监督,促使领导干部提高自我约束能力,促进权力规范运行,进而推进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内部审计通过围绕学校工作重心,围绕上级领导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围绕加强对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深化内部审计工作,从政治高度和学校发展大局角度揭示问题,规范领导干部权力运行,做到既“查病”,又“治已病、防未病”。此外内部审计可通过日常监督工作优势,制约和监督学校其他各项业务活动中权力的运行情况。例如,学校某些管理领域宽、掌握过多资源和资金的部门往往手中的权力也过大,在这种情况下很滋生腐败,在这种情况下,就要进行强有力的监督与管理。频繁且数额巨大的采购活动是高校经济活动中的重要部分,在进行采购活动时,经常会出现采购群体分散、参与人员冗杂的情况,这都是权力分散的表现,审计部门可以参与采购活动的全程,可以重点关注招投标活动,重点调查中标对象的经济活动,具有一定的审计意义。还有一处能够直接体现高校经济权力的是合同,进行合同的审计能够在最大限度内保证高校在进行经济活动时能够受到权力的制约与监督。


  (二)规范资金使用


  资金管理是各项管理中的重中之重,一旦资金使用不当,就极有可能产生腐败,对高校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通过财务收支审计、预决算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等,均能对学校的资金使用起到规范作用。然而审计部门人力财力资源均有限,不能达到对学校每一项经济活动都精准审计的预期。所以,实际审计过程中,审计部门可以有计划地进行审计目标的制定。例如,将审计工作的重点放在与学校高层领导有关的经济活动上,还可以重点审计大部分教职员工都共同关心的经济活动。比如,在审计职工住房、学校的人才引进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需要投入的资金时,需要重点关注这类资金的周转与流向,对于不合规使用资金的现象应及时指出并督促改正,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违规行为的产生。审计部门唯有把握重点,才能优化工作效率,才能更好地发挥审计职能,为高校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三)完善制度机制,优化监管程序


  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是高校健康运行的根本保证。高校发生腐败事件概率受制度机制的严谨程度的影响。内部审计在学校内部控制的基础之上,以学校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为切入点,深入识别廉政风险点,及时找出学校在高风险领域各项活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风险点,降低廉政风险。内部审计既是高校经济运行秩序的维护者,也是内部控制体系运行的“防疫者”,通过审计工作,发现制度机制不完善之处,及时提出建议,完善制度机制,优化监管程序,为健全学校内部治理体系提供助力。完善的制度机制和严谨的监管程序能有效的降低廉政风险的发生。


  二、内部审计在高校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治站位不高


  党的十九大已经把审计纳入党和国家监督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3月20日出台的《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中指出“加强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在此背景下,高校应该把内部审计当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把利刃。内部审计只有高政治站位才能匹配现在形式下的高定位。目前,高校内部审计政治站位仍不够高。第一,学校对内部审计的政治定位不准,党风廉政建设过程中缺乏内部审计的参与,对审计成果的运用极低。第二,在保持独立性方面,存在财务部门下设审计机构或者内审与纪检监察部门联合办公的情况,这导致内部审计在开展审计业务活动时,受制于权属,难以独立客观地发表审计意见。第三,内部审计人员参与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识不强,学校内部大多根据上级领导部门及学校的审计工作计划安排审计项目,不会有意识的将审计工作与学校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内部审计只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找准政治定位,提高政治站位,才能保证审计在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审计范围不够广


  国家审计作为审计工作的先驱,领导着国内审计业务的发展。作为高校,实现审计全覆盖是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大多数高校做不到审计全覆盖,主要体现在人员方面,内部审计人员少,同时缺乏具有综合专业背景的内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学习先进的审计理论、审计手段学习机会少,跟不上国家审计的发展步伐;资源配置方面,与国家审计相比,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程度低,完成审计项目的时间相对较长,在人员较少的情况下,很难做到审计全覆盖。这些都会导致监督死角、盲区的产生。


  (三)审计结果利用率低


  与纪检监察部门事后监督追责的工作方式相比,内部审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事前预防及事中干预,能够及时发现校内监督力量不能及时发现的廉政风险,即查即改,把廉政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但现实情况中,大多数高校内部审计机构与纪检监察、巡视巡查、组织人事等内部监督力量缺乏协作配合,没有建立信息共享、结果公用等工作机制,造成审计结果在高校党风廉政建设上利用率低,极大的浪费了校内优质监督资源,造成校内监督工作重复、效率低、监督效果差等问题。


  三、内部审计助推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发展策略


  (一)提高内部审计的政治站位


  高校内部审计要不断强化政治引领,加强学校党委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探索设立审计委员会,强化顶层设计,把握高校发展的大方向,制定适应学校发展的内部审计政策,为学校内部审计的发展提供有力指导;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提高内部审计在高校的政治地位,消除业务部门对内部审计的影响;内部审计部门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学校党委对审计工作的部署要求,紧跟学校发展步伐,为学校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王佩茹.新反腐倡廉形势下高校内部审计发展研究)。


  (二)拓宽审计监督领域


  拓宽高校内部审计监督领域主要需要考虑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人员配置方面,要配备具有综合专业背景的内部审计人员,加强与同行业的交流,增加学习渠道,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审计理念;资源配置方面,在加快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使内部审计能够高效精准的获得校内其他部门的资料,提升审计效率和效果;审计业务方面,紧跟学校发展大方向,加大对学校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政策措施情况的审计力度,加大对学校运行中各类风险隐患的揭示力度,加大对学校重点项目和重点资金的审计力度,前移审计关口,做到抓早抓小,防止廉政风险的产生。


  (三)提高内部审计的参与程度


  内部审计要加强与纪检监察、巡视巡查、组织人事等其他校内监督的协作配合,推动建立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校内监督力量,形成“事前预防”“事中干预”“事后追责”三管齐下的监督体系。同时,在学校党风廉政建设中,要加强对审计结果的运用,建立审计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开的制度,与校内其他监督力量建立信息共享、结果共用、重要事项共同实施、整改问责共同落实等工作机制,提高校内监督工作效率。(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责任编辑:隋子健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 版权所有 发现杂志社